(通讯员 周楷人 黄博文 顾汉唐)7月14日,湖南师范大学“领梦者·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湖南省洞口县古楼乡,聚焦当地核心旅游项目——古楼生态漂流。团队以“生态保护为基、文化赋能为魂、产业升级为要”为调研主线,通过实地勘察、多方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系统探究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为助力乡村文旅融合提供专业参考。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实地考察 通讯员 梁艺萱 供图
溯源漂流产业现状 摸清发展“基本面”
“领梦者·未来”团队成员沿古楼溪逆流而上,从漂流起点到终点全程徒步5公里,逐一记录河道落差、水流速度、避险缓冲区等关键参数,并用无人机航拍绘制全景分布图。在景区运营中心,负责人刘主任介绍:“古楼漂流依托‘高山峡谷+原始植被’的天然优势,2024年接待游客量达5.8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800万元,直接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新增37家。”
守护绿水青山底色 筑牢生态“压舱石”
“漂流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生态,不能为了短期收益牺牲环境。”团队指导老师在调研启动会上强调。队员们联合洞口县环保局技术人员,对古楼溪水质进行取样检测,结果显示pH值7.2、溶解氧8.5mg/L,优于国家Ⅱ类水质标准。据环保部门负责人介绍,景区已建立“日清理、周巡查、月评估”机制,配备20名专职保洁员,垃圾回收率达100%。在与当地林业站座谈时,团队了解到,为保护河道两岸古树名木,景区特意修改3处漂流航道,增加生态护岸1.2公里。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撰写《古楼生态漂流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建议增设“生态解说牌”、推广可降解救生衣、建立游客环保积分制,推动“无痕漂流”理念落地。

图为古楼生态漂流实地照片 通讯员 梁艺萱 供图
聚焦安全运营细节 织密防护“安全网”
安全是旅游项目的生命线,尤其对于漂流这类具有一定风险的业态而言。团队将调研重点转向古楼生态漂流的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实地排查、设备核验、人员访谈等方式,全面梳理潜在风险点。队员们沿漂流全程检查了28处急流段的安全警示标识,发现3处存在字迹模糊、位置偏移问题;在与救生员团队交流时了解到,景区现有持证救生员16名,每500米河道配备1名,均通过季度应急演练考核,但部分队员反映“旺季游客密集时,应急响应时间会受影响”。此次调研活动,“领梦者·未来”团队用专业视角为古楼生态漂流把脉问诊,形成包含12项具体措施的调研报告。团队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跟踪项目进展,推动调研成果转化,助力古楼乡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目标,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绽放光彩。

图为古楼生态漂流专业安全员 通讯员 梁艺萱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