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余音绕梁花鼓音 传承凤阳非遗文化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当时间的长河滚滚向前,许多事物都在岁月的冲刷下逐渐模糊,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深处熠熠生辉,照亮我们的心灵深处。
  2025年7月2日,巢湖学院教师教育实践团来到滁州市凤阳县文化馆且有幸请到了凤阳花鼓的传承人肖庆红老师学习凤阳花鼓。
  我校师生在肖庆红老师口中了解到凤阳花鼓。凤阳花鼓亦称“凤阳小锣”、“双条鼓”,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融曲艺、歌舞一体的民间艺术。凤阳花鼓是一人打鼓,一人打锣,口唱民间小调。多为母女、姑嫂、妯娌或姐妹二人组成搭档。在过去,人们通常利用花鼓小锣进行乞讨,现已走上国际舞台。国家领导人给予高度的赞扬,周总理亲切的称它为“东方芭蕾”。
  了解完凤阳花鼓基本知识后,实践团成员便拿着凤阳花鼓前往舞蹈室进行学习,肖庆红老师和邓媛媛老师进行指导。邓媛媛老师表演了“第二套凤阳花鼓健身操“,此套凤阳花鼓健身操的音乐元素和基本造型,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的凤阳花鼓的音乐和丹凤朝阳、丹凤展翅、背手打鼓、簸箕步、皮球花,左右摆鼓,四个方向打鼓等经典的双条鼓动作为基础,突出地方特色和科学健身功能,将舞蹈与健身操有机融合在一起,以“凤”字主题命名每个动作,融入体育健身的基本步伐、肢体运动、队形变化等,也能侧重体现出“凤型“的个性展示。
  传承文化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担当。将传统文化的火炬,用自己的力量传递下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作者:刘琦玮 来源:巢湖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川师学子红色推普实践:语言架桥助农兴 直播带货传薪火
  • 延续中华血脉,共育石榴花开
  • 延续中华血脉,共育石榴花开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思想理论,落实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工作要求,切实加强社会实践的活动效果,树立典型榜
  • 07-16
  • 探寻三秦文脉,传承千年文明——城院学子暑期三下乡
  • 余音绕梁花鼓音 传承凤阳非遗文化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