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智耕未来”实践队积极响应号召,走进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洲仔镇务水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作为学校重点社会实践基地,广宁县近年来已成为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的“试验田”,此次实践队以智慧农业为切口,探索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

图为“智耕未来”实践队合照(摄:郭炳锋)
科技赋能:智慧系统助力“小西瓜”撬动“大产业”实践队抵达务水村后,第一时间与村委展开座谈,深入了解当地西瓜种植产业现状。务水村近几年来积极发展西瓜种植,但受限于技术短板,仍面临光照调控粗放、土壤数据采集滞后、虫害预警不及时等痛点。针对这一难题,实践队前期研发的全天候精准管控智慧农业系统已在此落地试点,并且凭借在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竞赛中的获奖表现,该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得到了进一步验证,为实际应用奠定了更扎实的基础。

图为实践队与务水村村委开展座谈会现场(摄:郭炳锋)
设备维护与数据校准:确保系统精准运行在西瓜实验棚内,实践队队员对传感器节点、灌溉控制器等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并重新校准了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队长宋雨欣同学系统介绍了该系统能实时监测大棚内环境变化,比如土壤湿度低于阈值时自动触发灌溉,虫害风险升高时及时推送预警,农户通过手机就能远程管理等功能。村党支部委员、服务中心成员曾昭向表示,自从装了这套系统,不仅节水省工,西瓜品质也显著提升。

图为实践队队员对传感器进行检修(摄:郭炳锋)
智慧农业培训:从“会种地”到“慧种地”除技术维护外,实践队还面向农户开展智慧农业培训,手把手教授设备使用技巧和数据解读方法,帮助村民从“会种地”转向“慧种地”。此外,团队还采集了土壤PH值、光照周期等一手数据,为系统算法优化提供依据,进一步提升虫害预警准确率和资源调配效率。

图为实践队队员向农户教授智慧农业系统(摄:郭炳锋)
带队老师李宏岩表示:“智慧农业不仅是硬件升级,更要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我们希望通过‘硬件部署—数据可视—农事指导’的闭环服务,降低技术使用门槛,让小农户也能融入数字生态。”接下来,团队将根据调研数据优化系统功能,并探索与务水村建立长期帮扶机制,推动技术成果惠及更多农户。

图为实践队与农户合照(摄:郭炳锋)
此次“三下乡”活动是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深化“百千万工程”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队员们以专业所学服务乡村,既锤炼了本领,也见证了科技助农的切实成效。未来,“智耕未来”实践队将继续聚焦农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让“数字种子”在广袤田野生根发芽。
图文 | 周妍 郭炳锋
初审 | 宋雨欣
终审 | 李宏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