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晒场暮书

发布时间:2025-06-1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黄昏的晒谷场,宛如一片巨大的、摊开在夕阳下的金箔。白日里饱吸了烈阳的谷粒,此刻正将积蓄的热量缓缓释放,空气里浮动着干燥而醇厚的谷物香气。这气息沉甸甸的,如同土地本身在无声蒸腾,带着阳光沉淀后的重量,弥漫于空旷的场地。
  
  风是这里唯一的访客,无形,却留下清晰的痕迹。它掠过谷堆的表面,如同无形的手掌抚过,谷粒便顺从地起伏,发出细微的、连绵不绝的沙沙声响。这声音如同大地在寂静中均匀的呼吸,又似无数细小的生命在低语。风在谷粒的海洋里犁出一道道转瞬即逝的波纹,波纹漾开、平复,新的波纹又起。谷粒的流向,便是风的形状,是它在空旷晒场上书写的、不断修改又不断湮灭的草书。
  
  日光西沉,光线不再如正午般灼热刺目,而是变得绵长、醇厚,带着一种近乎黏稠的质感。它斜斜地铺洒下来,将谷堆、农具的轮廓拉得颀长,投下浓重而边缘清晰的影子。这些影子如同墨迹,在金黄的地面上缓慢地移动、变形、拉长。谷堆向阳的一面依旧耀眼,反射着温暖的金光;背阴的一面则迅速沉入自身幽暗的轮廓里,显出一种沉甸甸的、近乎墨色的赭褐。光与影在晒场上缓慢地推移、切割,如同一位巨匠在用明暗两种颜料,从容不迫地涂抹着这黄昏的画布。这缓慢的移动,便是光阴自身最直观的刻度。
  
  竹耙静静地斜倚在谷堆旁,木柄已被经年的汗水浸润出深沉的色泽,齿尖磨损,却依旧带着一种沉默的力量感。它投下的影子,是一道瘦长而分明的折线,尖锐地指向场地的边缘。随着日头的推移,这影子也在悄然转动角度,如同日晷上忠诚的指针,无声地标注着西沉时刻的流逝。竹耙齿缝间,或许还残留着几粒饱满的谷子,在斜阳下闪着微光。它自身的静默,与谷粒被风吹拂的簌簌声、远处归鸟的啼鸣交织在一起,构成黄昏晒场独有的、空旷而深远的背景音。
  
  几只麻雀不知何时悄然落下,小小的身影在巨大的金色背景上跳跃,像几粒活泼的逗点。它们谨慎地靠近谷堆边缘,快速地啄食几口,又警觉地飞起,盘旋片刻,再次落下。它们轻盈的跳跃和短促的鸣叫,为这缓慢沉静的黄昏画面注入了片刻的生机与悸动。它们啄食的痕迹微小,却在平滑的谷粒表面留下浅浅的凹坑,如同时间本身落下的一些不经意的、轻浅的吻痕。
  
  暮色渐浓,天边的云霞燃烧成一片绚烂的锦缎,将最后的辉煌泼洒在晒场上。谷粒的金色被镀上了一层更为浓烈的、温暖的橘红。那竹耙的影子已被拉得极长,几乎要触及远方朦胧的树影,变得模糊而柔和。风依旧吹拂,谷粒的沙沙声仿佛也沾染了暮色,变得更加低沉、绵长。晒场上的光正在加速撤退,阴影如同涨潮般从四面八方无声地漫涌上来,缓缓吞噬着白昼残留的炽热与辉煌。谷堆庞大的身躯渐渐沉入自身浓重的阴影里,只剩下向阳的弧顶还固执地保留着一线温暖的金边,仿佛大地在沉睡前最后一声温柔的叹息。
  
  当最后一缕天光终于隐没在西山之后,晒场彻底沉入幽暗。白昼的喧嚣、谷粒的闪光、风的形状、雀鸟的跳跃,连同那清晰的明暗交界线,都悄然隐没于巨大的暮色之中。只有空气中残留的谷物暖香,依旧固执地悬浮着,如同白日阳光精魄的凝结,成为这沉静黑夜到来前,晒场最后的气息和温存。它无声地弥漫,证明着这片土地刚刚经历了一场盛大而沉默的光热交付仪式。
  
  晒场沉入夜的怀抱,只留下巨大的、无边无际的静默。然而那白日里被日光反复抚摸、被风塑形、被谷粒铺满的每一寸土地,都清晰地记得光与热的分量,记得谷粒摩擦的私语,记得影子缓慢爬行的轨迹。这静默本身,便是一卷被黄昏写就的无字书稿。它摊开在星空之下,以残留的暖香为墨,以土地的沉默为纸,记载着光如何一寸寸挪移、热如何一丝丝消散、万物如何在时间的推移中,最终归于一种深邃而丰饶的安宁。晒场在夜里静默,如同合拢的书页,但它内部的每一粒微尘,都已深深浸透了白昼与黄昏那庞大而无声的叙事。
作者:王庆松 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时间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学生视角,结合线上浏览的新生动态、学长职场分享,以及与学长学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结束、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的轮回场
  • 07-22
  • 金桂里的中国红
  •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虽秋来无声,但秋韵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荫浓绿已染上的点点金黄,是温和而绵长的丝丝桂花香
  • 07-1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