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刻度
教学楼走廊的挂钟总在响,指针划过玻璃罩的声音,像极了日子从指缝溜走的动静。站在大三的路口回望,这三年的光阴忽然有了清晰的刻度——左边是刚结束高考时的意气风发,右边是学长学姐拖着行李箱离开的背影,而中间,是自己从迷茫到渐醒的轨迹。
每年六月,校园里总会飘着两种气息。一种是高三教室里没散尽的粉笔灰味,混合着"最后一课"的喧嚣;另一种是大学校园毕业生宿舍楼下打包箱的纸板味,裹着离别的沉默。去年此时,我帮学姐搬书,她的专业课本上还留着大一的批注,"这门课好难"的字迹被岁月浸得发淡,而如今她的朋友圈已经开始分享职场心得。邻居家的妹妹刚拿到录取通知书,昨天还发来消息问"大学是不是很轻松",像极了三年前的自己——那时总以为高考是人生的终点,是翻越了这座山就能看见平原,却不知真正的跋涉,从踏入大学校门才开始。
大一的日子像没拉紧的线,松散得让人心慌。第一次独自填表格时的手忙脚乱,第一次面对选课系统的无从下手,第一次期末考前在图书馆熬夜的狼狈,都在告诉我:人生从不是一场考试就能定局。就像此刻,看着新生群里讨论"军训要带什么",忽然想起自己当年把防晒霜当成洗面奶的窘迫,那些曾以为迈不过的坎,如今都成了笑着说起的往事。大二的压力来得猝不及防,专业课的难度陡然提升,考证、实习的话题开始在宿舍弥漫,才明白"适应"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持续奔跑的过程。
到了大三,迷茫像梅雨季节的潮湿,无孔不入。看着学长学姐在招聘会上穿梭,简历改了又改;听着辅导员说"考研倒计时",书桌上的复习资料堆得越来越高。这时才懂得,高考不过是人生众多考试里最喧闹的一场,之后的每一步选择,都是更安静也更艰难的考核。那些曾以为的"关键节点",其实只是漫长轨迹里的一个坐标,就像挂钟的刻度,标注着时间,却无法定义时间里的重量。
楼下的梧桐树叶落了又长,新生的笑声和毕业生的叹息在同一个空间交替。我忽然明白,时间的轮回从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每一次交替里,让我们看清自己的位置。当年以为高考能决定一切,如今才懂得,真正重要的不是某一场考试的结果,而是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是否认真地走过。就像挂钟的指针,每一次转动都在提醒:与其感叹光阴易逝,不如在当下的刻度里,留下自己的印记。
走廊的风又吹了过来,带着九月的桂香,也带着六月的余温。挂钟还在不紧不慢地走着,而我知道,下一个刻度里的自己,该走得更坚定些了。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 刘雅倩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时间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学生视角,结合线上浏览的新生动态、学长职场分享,以及与学长学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结束、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的轮回场
- 07-22
- 金桂里的中国红
-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虽秋来无声,但秋韵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荫浓绿已染上的点点金黄,是温和而绵长的丝丝桂花香
- 07-18
- 褪色的坐标
- 这是一篇关于童年时家乡的散文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