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狗与猫,向来是学生们课余的伴侣。这些四足动物,或黄或黑,或大或小,每每在教室外、食堂旁、宿舍楼下逡巡,觅食之余,也觅些人间的温情。
校犬大抵是黄色的多,也有黑的,但黄的似乎更得人缘。它们毛色黯淡,显是久经风霜,却偏生一副安然自得的神情。每日清晨,学生们匆匆赶课,它们便从不知哪个角落踱出,摇着尾巴,仿佛也要去听课似的。偶有女生蹲下抚摸,它们便显出几分得意,尾巴摇得更欢了。然而若遇着食堂开饭时分,它们便显出本性来,眼巴巴地望着来往的学生,口中涎水直流,却又不敢近前,只远远地站着,显出既期待又怯懦的神情。
校猫则不同。它们多半是黑的,间或有白的花的,却总是黑的居多。猫们不似狗那般亲近人,常是蹲在窗台上,或是蜷在树荫下,冷眼旁观着校园里的一切。它们自有一种傲气,即使饿了,也不肯如狗一般摇尾乞怜。我曾见一只黑猫,瘦骨嶙峋,却端坐在图书馆的台阶上,目光炯炯,仿佛在思考什么深奥的问题。有学生递上面包,它只嗅了嗅,便别过头去,显是不屑一顾。
这些猫狗从何而来,无人知晓。它们似乎与学校同生共长,成了校园的一部分。学生们毕业了一茬又一茬,它们却依然在,只是毛色渐褪,步履渐缓。偶有新来的小狗小猫,也不知是它们的后代,还是新加入的流浪者。
冬日里,我曾见一只老黄狗蜷在宿舍楼下的暖气管道旁,浑身发抖。几个学生见了,找来纸箱和旧衣服,为它做了个窝。老狗起初有些惊惶,后来便安然受之,眼中竟似有泪光闪动。而那只高傲的黑猫,也在某个寒夜悄然钻进了学生宿舍的门厅,虽不与人亲近,却也默许了人类为它提供的庇护。
春天来时,老黄狗不见了。有人说被保安赶走了,也有人说老死了。黑猫依然在,身边多了几只小猫,毛色斑驳,活泼可爱。学生们围着拍照,喂食,黑猫则在一旁看着,目光中少了些傲气,多了些温和。
校园里的猫狗,不过是这大千世界中的微小存在,无人过多关注。但它们确确实实地活着,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生存的挣扎与尊严的坚守。它们与学生们一样,都是这校园的过客,只是停留的时间长短不同罢了。
人与动物之间,原不必有太多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足以传达彼此的心意。校园里的猫狗们,或许比我们更懂得这个道理。
它们默默而来,默默而去,留下的,不过是学生们记忆中几个模糊的影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