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
《八佰》从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开始,讲述在谢晋元团长的指挥下,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八百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日军进攻达四天四夜的英勇事迹,呈现出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和八百壮士的英勇形象。
这部电影让我最为记忆深刻的便是苏州河两岸的不同的景象。仅仅一河之隔,便是天堂和地狱的鲜明对比,一半繁华景象和一半的战争场面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南岸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每个晚上四行仓库的军人们看着对面的繁华景象,那是他们向往的、想要的生活环境;而对面的学生想要去到对面和军人们为了这个国家去奋斗。部队进驻后,谢晋元与一营长杨瑞符集合部队作简短动员,说明奉命掩护大军撤退并据守四行仓库,这个当时上海唯一属于中国军队守卫的一块国土。他要求全体官兵,抱必死决心,与仓库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坚守阵地。哪怕中有一个人,我们也要拼尽全力去捍卫我国的宝贵领土。这就是我们中华精神的体现,展现了独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这场战役放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只是一个小小的战役,但它却是我们所有抗日战役的一个缩影。面对列强的入侵,国家存亡的危难关头,无数像谢晋元一样的小人物挺身而出,为了保卫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部电影让我了解到了抗日战争之下,我们先辈的顽强拼死斗争,他们用自己的身躯抗住了外国列强的炮火,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安定的生活。纵观中国的历史,正是有这些英雄,才有了我们现在强大的中国。中华民族精神是连接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他将不断传承下去,永不断绝。疫情之下,我们中华民族并没有懦弱退缩,而是勇敢的同病毒作斗争。无数的医护人员走上一线,无数的平凡人加入志愿者团队,做好疫情防控后备军的工作。正是有了这些美丽的“逆行者”,我们的疫情才得以快速的控制下来。对于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来说,我们要把个人与国家联系起来,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