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过往,方有华章
三岛由纪夫曾说:“如果你爱一个人,一定要告诉她,不是为了要她报答,而是让她在以后黑暗的日子里,否定自己的时候,想起她并非一无是处。”
此言非虚。
倘若“她”将他人的欣赏弃置在记忆的荒漠,长夜漫漫,又该从何处寻觅温暖?倘若她任凭记忆如流沙从指间滑过,未曾细观,如何在零散的记忆碎片中辨认出那一份美好?
人生如书,常翻翻过往,受益非凡。
这样的仔细翻检、审视过往,是超越时空的诚挚对话,是生命宽度、深度的自我衡量,是情意绵绵的因缘际会,也是“吾道不孤”的自我慰藉。这人生大书的斑驳,有亮点,有欢声,有泣语,也有五味杂陈。捧书细读的人们如同在时光永不停歇的规律中窥见一处隐秘:光阴可以倒流。
曾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哲人之见,可谓良言玉语。“自省”即是重新审视自身,以求从人生过往中爬罗剔块、刮垢磨光,以过往为明鉴,以求超越自我、砥砺前行。
由此可知,常常翻检过往并不意味着重复着记忆,沉溺于既定的事实,也非痛断肝肠、情难自已,亦非自鸣得意、自命不凡。这一页的回顾是为了另一页的多彩华章。
人生之书总有缺损,而智者与愚夫的区别不在于书页上的残破有几何,而在于他们是否具有博古通今的灵气。“湘西王”陈渠珍军人出身,命运多舛,可谓“九死一生”。可是,被人分权只得赋闲在家的他,未曾失却当年驰骋的愿想,而是选择酌一杯往事的苦酒,自己品尝。他在廖天一庐的窗下完成了自传《艽野生梦》,细数平生往事,大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一般意气风发。之后,他重振旗鼓,东山再起。
也许有大智大勇者不愿让自己的人生流于极简的素描,他们渴望油画般的浓墨重彩,使世界因自己而生色。因而,他们拒绝“天空留下我的痕迹,而我已飞过”的匆匆流年,而愿意花时间细细思量那些年,那些事,那些花开,那些月圆;他们排斥潦草的虚度,弃掷“今夕不知何夕”的迷惘。
翻检过往并非有人所言的“翻旧账”,亦非不懂得放下。放下需要适度而为,而非一股脑儿的割舍。认真对待过去才能真正做到放下前行的拖累,从容出发。
不负过往,方有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