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塑造
摘要:张爱玲的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主要塑造了两位与男主人公佟振保有着情感纠葛的两位女性角色,而塑造这两位女性角色,主要是在男主人公佟振保的视角下。这也为小说增添一种别样的风味。
关键词:《红玫瑰与白玫瑰》;女性形象塑造
张爱玲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流传至今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中塑造了无数性格鲜明的女性角色。她的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发表于1944年,收录在她的小说集《传奇》之中,也是她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篇短篇小说之中主要塑造了两位女性角色:红玫瑰王娇蕊与白玫瑰孟烟鹂。而塑造这两位女性,作者主要是借助男性主角佟振保的视角进行叙述描写,这也是本篇小说的一大特色。
一、从红玫瑰到蚊子血:红玫瑰的陡然腐坏 在振保的世界里,他在恰好的时间里碰到了红玫瑰王娇蕊,在他眼里起初象征着热烈、激情与不羁,而当时他也是正值风流倜傥之年。她美丽、聪明,敢于追求自己的情感需求,不受传统道德束缚。振保初见娇蕊时,便被她身上那种“颤动着的、红得可爱的嘴唇”所吸引,这种吸引力是直观的、强烈的,如同红玫瑰般耀眼夺目。他们之间的感情就像佟振保短暂的一场春梦,他们无人见证的情况下偷偷地相爱,因为佟振保他怕,始终渴望做一个好人维持自己的体面。红玫瑰的美丽背后隐藏着危险与不可预测性,娇蕊的放浪不羁挑战了振保的传统观念,让他既爱又惧。 最终,两人的感情结束的十分迅速,迫于世俗的看法以及自己生活的保障,振保选择逃离这段关系,因为他无法接受自己的社会地位受到这种见不得光的关系的影响。
二、从白玫瑰到饭腻子:白玫瑰的逐渐残败 第二位女性作为佟振保人生中的白玫瑰,被他自己束缚在家中是他的妻。白玫瑰与红玫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玫瑰孟烟鹂,她代表了纯洁、温婉与顺从。在孟烟鹂出场时,小说就从佟振保的视角描述了她的外貌:白。一个白字贯穿了孟烟鹂外貌描写的始终,她从一开始就是纯白无暇,一个未毕业的女学生,身体尚未饱满,还是一副充满童稚的模样。在振保眼中,烟鹂是理想的妻子人选,她符合传统女性应有的所有特质:温柔贤淑、安于现状。然而,这种看似完美的形象背后,却隐藏着空洞与乏味。这一点也是在佟振保察觉自己并不爱孟烟鹂的情况下,对她的描述。没有爱之后,佟振保对她只有一种不耐烦的厌恶。烟鹂的内心世界如同一朵缺乏生命力的白玫瑰,虽纯洁无瑕,却缺乏色彩与生机。振保对烟鹂的初始欣赏逐渐转变为厌倦,他开始意识到,这种过于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并不能满足他内心,他始终都是一个不敢面对自己的欲望的有着变态性心理的男性,平凡到甚至有些苍白的白玫瑰孟烟鹂始终是无法满足他的性欲望,所以他逼疯了孟烟鹂,甚至说服了自己合情合理地堕落。
三、玫瑰的枯萎: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困境 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通过男主人公佟振保的视角,深刻地揭示了男性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双重标准与期待。一方面,以佟振保为代表的所谓社会上的体面绅士一样的男性,他们期望女性能够像红玫瑰一样充满魅力与激情,为生活增添色彩,但是她们往往被世俗目光视作荡妇拿不出手,“绅士”们不得不放弃;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女性能够像白玫瑰一样纯洁无瑕,成为家庭的稳定力量,但是这对他们来说又过于无趣,让他们的生活缺少激情,这只会让他们与自己的“贤妻”由爱生怨,从此折磨彼此。正是这种男性审视女性价值的错误方式,激化了这种矛盾,这样的要求使得女性往往难以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容易陷入自我认同的困境。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不仅是振保内心挣扎的反映,也是张爱玲对当时社会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批判。她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女性在爱情、婚姻中的被动地位,以及她们在面对男性期待时的无奈与挣扎。无论是红玫瑰的热烈还是白玫瑰的纯洁,都未能逃脱男性视角的审视与评判,这既是女性的悲哀,也是社会进步的阻碍。
四、结语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通过男性主人公振保的视角,巧妙地构建了红玫瑰与白玫瑰两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女性形象,不仅展现了女性在爱情、婚姻中的复杂心态,也深刻揭示了男性视角下女性形象的局限与困境。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个体情感的细腻描绘,更是对当时社会性别角色的深刻反思提醒我们重新审视并尊重女性的多样性与独立性。一边通过这样的塑造方式使得女性角色的形象更为鲜明,一边也反映了当时高压的男权社会下,女性求生存的困难以及婚姻的不幸,给作品增添了别样的风味。
参考文献:论《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的厌女症表现 沈玲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 第45卷第2期 2019年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