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耕种自己的土地

发布时间:2024-09-0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耕种自己的土地
何为土地?表层看来不过是种植农作物的地方,但慢慢的会发现,自己的土地便是人生。每个人生来便有一块自己的“土地”,贫瘠、肥沃或许无法选择,但荒芜、繁茂将由自己来决定。人生像一块土地,耕种自己的土地,是一段修炼的旅程。
耕种是一段坚持的旅程,穷且益坚,方能不坠青云之志,耕种出繁盛的土地。“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从25岁对敦煌一见倾心,随后便一直扎根敦煌,用57年的执着和坚守,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樊锦诗保持纯粹初心,在快节奏的时代洪流中坚持耕种自己的“土地”,从青春韶华到鬓发苍苍,倘若没有她的坚守,便也不会有今日我们所见之敦煌,亦是民族文化之殇。
耕种是一段积累的的旅程,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如此方能耕种出繁茂的土地。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由此可见,只有一点点的不断积累,才能达到量变从而形成质变,左思为了完成《三都赋》的创作,闭门谢客,不断收集资料,冥思苦写。在其舍中、院中等多处皆放置纸笔,偶得佳句,当即记录。经过十年的深厚积累,才有了洛阳纸贵的局面。人生需要厚积薄发,没有深厚的积累便不会有薄发的机会,只有经过积累沉淀,才能耕种出繁茂的土地,收获沉甸甸的果实。
耕种是一段选择的旅程,择一事终一生,即使平凡也能耕种出教育的沃土,滋养万千心灵。杨绛先生曾说“走好选择的路,别选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如此,才可耕种出属于自己的土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自青年时代起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教育救国之路,他放弃了仕途的坦途,深入乡野,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躬耕于教育改革的田野上。面对旧教育体系的束缚,陶行知先生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与未知的创新之路,他创办乡村学校,推广平民教育,用一生的时间证明了教育的力量能够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张桂梅校长,面对贫困山区的教育困境,她毅然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创办女子高中,为那些因贫困而面临失学的女孩点亮了求知的灯塔。她放弃了城市的舒适生活,扎根大山,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改变命运的重任。同样,于漪老师选择了站在三尺讲台上,用一生的热情与智慧,去启迪学生的心灵,去塑造他们的品格。于漪老师的选择,是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是对学生未来的深切关怀。她的辛勤耕种,让教育的田野上开满了希望之花,结出了累累硕果。
耕种自己的土地,就是耕耘自己的人生。这是一场漫长却精彩的旅程,都说人生哲理浩如烟海深奥玄奇,其实精华唯三:坚持不懈的精神,积累点滴的耐心,以及勇于选择的勇气。人生是一点一滴连接起来的轨迹,用心耕种自己的土地,终将绽放出独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收获那份沉甸甸的人生果实。
 
作者:王润灏 来源:原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特殊地位
  •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编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
  • 09-01
  • 《清明上河图》与人生百态
  • 《清明上河图》是由宋徽宗时期的宫廷画家张择端所创作的,这幅画作是市井风俗画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并且是“故宫
  • 09-01
  •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犹如点点微光,但如果有许多人汇聚在一起,那便可形成耀眼的光芒。即使是如萤火一般微弱的光芒,也要不断积聚力
  • 09-01
  • 耕种自己的土地
  • 每个人生来便有一块自己的“土地”,贫瘠、肥沃或许无法选择,但荒芜、繁茂将由自己来决定。人生像一块土地,耕种自己的土地,是一段修
  • 09-01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