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发布时间:2024-09-0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犹如点点微光,但如果有许多人汇聚在一起,那便可形成耀眼的光芒。即使是如萤火一般微弱的光芒,也要不断积聚力量,发一点光,散一点热,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在观看于漪老师的视频后,我深刻感受到教师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职业,它更是永恒的事业。于漪老师在视频中提到:人不能自然成才,总要靠培养,而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一辈子生涯当中说起来是短短的几年,但是这几年往往是影响人的一辈子的教育的道路,他一辈子能够很好地学习、发展,就能够成为我们国家的有用之才。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而教师不仅要有学识,还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这是教师职业的角色与职责。
作为教师,我们要与时俱进,广泛地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辈们学习、向学生学习,这就对应了新课程下教师行为的转变:对待其他教育者,教师应加强合作,从同辈的身上汲取长处以弥补自己的短处;对待学生,教师要尊重、欣赏学生,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教师应博采众长,认真、广泛地学习。
俗话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如今的教师应该是汪洋大海,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做老师必须跟着时代前进,身上要有时代的活水,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发达,学生所接触的世界早已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一方狭小的空间,每一届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不断有新的知识、新的思想进入教育园地,不然就会和学生失去共同语言,甚至导致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我希望将来我可以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老师,不断有新鲜理念、方法融入到教学当中,这就需要我注重对时政的不断积累,关注教育动态。与此同时,我们的基础要牢固,要精益求精,紧扣教材和新课标进行深入学习,不能只是浮于表面,对教材一知半解,这样就不能深刻领会其中的要义和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以学生为本。在今后的课堂中,希望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在导入的时候运用音频、影像,吸引学生的眼球,或是利用有趣的故事、分享亲身经历等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生有困难时提供指引,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思考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要从原先的“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要经常用两把尺子来量自己,一是比别人的长处,另一个是比自己的短处。作为教师,要常教常新,要从听讲或观摩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中吸取有利之处,能够较好融合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去,也要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足、缺陷,可以在每次课后记录下课堂的不足,自己的不足以及学生的闪光点。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改进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后想到自己讲错了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应当及时纠正,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学生有的时候往往可能会错一辈子,因为基础教育是陪伴人的终生的。也要及时反思,不能因为面子,而失去了本质的东西。师风可学,学风可师,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型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开放、平等和互助的,在遇见一些问题时,教师可以借机巧妙地引导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共同学习,整理结论,这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研究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都有所裨益。
生命是有限的,而教育事业是常青的,我们的这一生要对得起人民教师这个称呼,教师决不是一般的职业,而是一种高尚的、纯粹的、育人的伟大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是长期的复杂的劳动,正如于漪老师所说: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这是首要的,特别是母语教学,教育学生对自己的民族要有认同感、归属感,要有凝聚力,要有不解的情结,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华民族的龙的脊梁,为我们亲爱的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毕生经历,热爱伟大的祖国,上下求索,从不懈怠。
在三尺讲台的有限空间里,在人性之初时播下良善的种子,将知识、将信仰无限地传播开来,即使是微芒,也可造炬成阳;即使是星星之火,也可形成燎原之势。
 
作者:王润灏 来源:原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特殊地位
  •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编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
  • 09-01
  • 《清明上河图》与人生百态
  • 《清明上河图》是由宋徽宗时期的宫廷画家张择端所创作的,这幅画作是市井风俗画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并且是“故宫
  • 09-01
  •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犹如点点微光,但如果有许多人汇聚在一起,那便可形成耀眼的光芒。即使是如萤火一般微弱的光芒,也要不断积聚力
  • 09-01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