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日月,不苟于山川 ——观《通向繁荣之路》有感
为更加深刻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倡议,我们观看了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摄制的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节目聚焦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宏大时代背景,彰显时代华章。
通过对这部纪录片的学习了解,对“一带一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纪录片回首张骞出使西域从而开辟连结亚欧大陆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之路的那段历史,“遇山开道,遇河架桥”的开拓与创新可以说是与今天一以贯之的。2000多年前,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智慧、勇气和汗水开拓了连接亚欧非大陆各文明的人文、贸易交流通路,与沿线各国人民共同铸就了辉煌的古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中,成为了中国参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活动的重要依托。“一带一路”是一条从无到有之路、古为今用之路、合作共赢之路。10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
从巴基斯坦的交通运输、港口管理到中俄的农业自动化,北斗卫星为“一带一路”建设等中外合作"导航";在安哥拉,中国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服务商为政府建起国家级的人口库大数据平台,彻底结束了当地用纸笔记录人口信息的时代;在国际合作攻坚之路上,中国一直是坚定牵头者和行动派。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继续走深走实,各国要继续深化合作共识,充分利用各国的资源和技术比较优势,强化智库研究,释放智慧之光,冲破一带一路上的迷雾。共举勤力同心的指路灯,照亮合作共赢的光明前景。人心齐,泰山移。“一带一路”不是一马平川的坦途,“一带一路”框架内的科技交流与创新合作都如“愚公移山”般,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与不同背景下接续奋斗的结果。
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主体是人民、深厚力量源泉是人民,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我们青年一代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为人民造福,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共同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拓新局面、创造新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新动力、营造良好环境。通过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坚定奋斗。我们相信,中国正朝着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道路前进。
作者:谢敏静、杨丽婷、张莹、虞可欣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