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赓续中华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发布时间:2024-07-1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作出擘画:“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迈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指引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秉持开放包容,以文化的繁荣兴盛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赓续历史文脉"指的是继承和发扬历史上的文化、思想、艺术、道德等传统,认识到过去的经验和智慧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性,"谱写当代华章"则表示在现代社会中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时代的辉煌篇章。这个表达意味着我们要在尊重和承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以当代的智慧和能力去开创未来。通过对过去的尊重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根源与身份。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探索和创新,为当代社会注入新的力量和活力,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坚定文化自信 ,汲取奋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鲜明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到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促进老区发展的活力源泉,到博物馆文创频上热搜、民俗文化游不断升温,国宝、文物、非遗走进国人生活……作为青年人,我们更要坚定文化自信,可以在学校里开展传承文化的活动,并在网络上进行宣传,让更多人参与其中,让国民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素养。发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坚持守正创新, 传承中华文明。传承赓续历史文脉,发扬光大悠久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他同时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创作跟得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激活文化生命力,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秉持开放包容,推动文化繁荣。张骞凿空、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中华文明始终在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中薪火相传。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秉持开放包容,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我们青年人更要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与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相融相通,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展示中华文化文明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彰显中华文化文明的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增加中华文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
中华文脉弦歌不辍,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文明滋养,贡献不竭的精神力量。
 
作者:刘子秋 周婧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时间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学生视角,结合线上浏览的新生动态、学长职场分享,以及与学长学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结束、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的轮回场
  • 07-22
  • 金桂里的中国红
  •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虽秋来无声,但秋韵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荫浓绿已染上的点点金黄,是温和而绵长的丝丝桂花香
  • 07-1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