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和教育家。他是国际数学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选为美国数学学会外籍会员的中国数学家。作为当代自学成长的科学巨匠和誉满中外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和发展,并以科学家的博大胸怀提携后进和培养人才,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投身科普和应用数学推广,为数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付出了毕生精力。
华罗庚出生于1910年,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他从小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展现出卓越的才华。1930年春,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轰动数学界。同年,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数学才华后,打破常规,让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图书馆担任馆员。进入清华大学数学系担任助理,在此期间他自学了英、法、德文、日文,在中国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
在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向英国数学家哈代的极力推荐下,1936年,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了关键性的两年。这时他已经在华林问题上有了很多结果,而且在英国的哈代—李特伍德学派的影响下受益。他至少有15篇文章是在剑桥的时期发表的。其中一篇关于高斯的论文给他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1939年—1941年,在昆明的一个吊脚楼上,写了20多篇论文,完成了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华罗庚毅然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奔向祖国的怀抱。之后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
华罗庚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水平。
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
20世纪40年代,华罗庚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华罗庚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
华罗庚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
华罗庚在继续从事数学理论研究的同时,努力尝试寻找一条数学和工农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经过一段实践,他发现数学中的统筹法和优选法是在工农业生产中能够比较普遍应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工作管理面貌。于是,他一面在科技大学讲课,一面带领学生到工农业实践中去推广优选法、统筹法。
1964年初,他给毛泽东写信,表达要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决心。同年3月18日,毛泽东亲笔回函:“诗和信已经收读。壮志凌云,可喜可贺。”他写成了《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亲自带领中国科技大学师生到一些企业工厂推广和应用“双法”,为工农业生产服务。“夏去江汉斗酷暑,冬往松辽傲冰霜”。这就是他当时的生活写照。1965年,毛泽东再次写信给他,祝贺和勉励他“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
华罗庚因病左腿残疾后,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他说“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凭着这种精神,他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青年成长为一代数学大师。他一生硕果累累,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导函数论等方面的研究者和创始人,其著作《堆垒素数论》更成为20世纪数学论著的经典。
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丘成桐又说:“先生起江南,读书清华。浮四海,从哈代,访俄师,游美国。创新求变,会意相得。堆垒素数,复变多元。雅篇艳什,迭互秀出。匹夫挽狂澜于即倒,成一家之言,卓尔出群,斯何人也,其先生乎。”华罗庚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也毫无疑问。
多年来,华罗庚不仅没有被人们淡忘,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华罗庚纪念馆、江苏省华罗庚中学、“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华罗庚数学奖等等就是最好的体现。
华罗庚在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教育贡献为中国的数学事业树立了榜样和典范。他的奋斗和努力激励着无数年轻的数学爱好者和学者。华罗庚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数学界的一面旗帜。
总的来说,华罗庚是中国数学界的杰出代表,他的学术成就和教育贡献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数学事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故事充满着勇气、智慧和拼搏精神,激励着我们追求知识和追求卓越。
作者:张亚倩 张亚亚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一个英格兰西南部的小村庄
- 小外孙囔囔着要去捡化石,他的父母就决定去英格兰遗产海岸的一个村庄去休假,最后找到了查茅斯这个村庄。
- 07-01
- “悟”夏
- 炙热的天气,笼罩着大地,将城市空间热能挥之不去,即使几日来,天空能够间歇式洒落细雨,但也未能驱散燥热因素
- 07-01
-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 人生如一片辽阔的旷野,无边无际,充满了未知与可能。它不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轨道,而是任由我们自由探索、选择的广阔天地。在这片旷
- 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