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品西厢故事在历史长河中的演进之美 ——于画卷中观东方舞美艺术

发布时间:2024-06-2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我一直认为舞台表演是——短暂、充实、梦幻且富有深意的。
那提及舞台表演,就肯定不能忽视舞美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近年来,舞美设计一直是一个推翻重新设计的过程,舞台设计师也是在不断的推翻自己,而且戏剧不只是从舞美来做一个评判标准,如果你的舞美再好看没有与人物与故事发生很恰当很微妙的联系使得这个舞台这个剧变得更加成功,那这个美丽的舞美是不够好的,舞美是一个服务于戏剧又带着设计的一个独特的部分。
如果在西方舞美中挑几个比较领我印象深刻的,我选歌剧魅影,据说天桥剧场就是为这个剧建造的。乔治西平的俄狄浦斯王也是领我比较印象深刻。

(左图为歌剧魅影舞美,右图为俄狄浦斯王舞美)
同时,国内近期比较火的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中舞美也让我眼前一亮。(非常建议大家去看看《乘风破浪的姐姐2024》这部综艺,其中的一些舞台可以看成内娱经典之作)

(图为节目第一期部分舞台舞美)
当然!对于视觉形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喜好,比如,古老的中国式古戏台有自己特有的惊艳的一种观演感受,可能放到别的人眼中又是不被理解没有共鸣的一种舞台。所以多看剧找到能够震撼到自己的、能够惊艳到自己的。毕竟艺术的审美是根据每个人的艺术素养来决定的。借此机会,我今天也想详细聊聊我对西厢记舞美构思的观摩学习。首先我们通过专业课程学习能够了解到古代文人墨客作诗作文均喜爱运用意境、意象的组合运用来抒发自身强烈的情感,那我们可以看到下面列出的几幅图:

(《西厢记》的舞美构思——手绘)
图中《西厢记》的舞美构思通过门窗的纹理与图案传达出古代文人的审美,具有美化装饰作用,是美好的。但对于崔莺莺而言,却是封建礼教对她的束缚,是统治阶级的秩序等级原则。莺莺的性格决定了她的悲剧情结,在莺莺身上我们看到了矜持和热情、顺从和叛逆,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坚定与妥协矛盾地结合在了一起。崔莺莺身陷这种礼教泥潭之中又想要追求一扇自由的窗,打开禁锢。从身陷到挣扎,再到冲破禁锢,《西厢记》就在一扇扇和而不同带有黑白生死语汇的门窗排列组合中发生。
我们再把目光远眺至明代,陈洪绶画师的版画《窥简》也可以与舞美布置相互联系,结合其最受推崇的人物心理精妙刻画,我们可以从中读出:“鸾莺偷阅张生情信,红娘在一旁偷看莺莺的衣情”这一富于情节性的场面,画家还利用莺莺背后豪华的屏风显示其家世的不同寻常,并通过屏风上的绘画内容来介绍该故事的梗概。屏风上画行“四季花鸟画”:第一幅是“秋景”,画一鸟独栖,象征张生与鸢鸢相识之前各隔一方;第二幅是“冬景”,画雪中芭蕉,寓意两人相识之后尤法相守的相思之苦;三是“初春”,梅花树上两鸟对语,犹如他们后来的幽会;四为“复景”,荷叶下两只蝴蝶自由飞翔,比喻张生考中状元后与莺莺终成眷属。
那我们通过对比联系古今西厢舞美之差别,其实能够看出东方舞美作为东方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观众的目光。其舞美设计不仅注重视觉效果的呈现,还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
我之前看到过一句话,相对于西方美学,东方美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可能是东方美学强调的是“含蓄”的审美理念。东方美学更强调艺术品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家的心境和情感表达,强调静态之美、空间之美和音韵之美。同时,东方美学注重表现和谐、契合、内在的自然和谐,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宁静和平静。东方美学的另一个特点是诗意和意境。与西方文化注重表达和思考不同,东方文化则更多地追求一种透过言语和形式表达深刻的意境和诗意。这种表现形式常常借助于描写自然景物、物象和生活状态等手法,在烟云缭绕、山水相映的意境中让人思考生命和存在的意义。总之,东方美学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百般含蓄却不失深刻,渲染出一种追求宁静、简单和宜人的审美意境,让我们飞逝的生命更加充实和美好。
作者:顾欣宜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