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思明日望根思》
更思明日望根思
小高岭上,一句战斗宣言汹涌澎湃而来: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这是连长杨根思在面对美军“王牌师”时,给三连的战士们做动员。
杨根思这个名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雄谱上,闪耀了72年动人的光辉。
1922年,杨根思出生在江苏泰兴的一个贫农家庭。在泰州红色基因的熏陶下,于1944年入伍,正式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先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经历了300余次炮火洗礼,屡立战功。
此刻,我正站在杨根思烈士的雕像下。他双目怒视,朝向敌方,左拳紧握,右手紧抱炸药包。我挪步,他的左脚下,踩着一只印有US的军盔。这,就是杨根思牺牲时的情景。
微风轻过,无它,只觉望之凛然如神明。
恍惚间,我看到参军后首次作战的杨根思,手持唯一的武器——一根长矛,却要去攻打国民党守军的一个据点。刻苦训练后,与敌人短兵相接时,他将长矛精准刺进了敌人的心窝,缴获了参军后的第一杆枪。
我低头,看着两手空荡的自己,所持的武器不过只是一根笔杆,但我,我们的任务是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生十余载,我常觉得实现中国梦该是已有栋梁的责任,实在是与有心无力的我谈不上干系。但现在,我意识到,没有生而强者,唯有百炼成钢。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倘若总将自己的精神坐标定位在弱者,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何以内化为面对困难时毫不畏惧的勇气和顽强斗争的力量?而若连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力量都没有,又何以在风起浪涌的人生之海上乘风破浪以成一番气候?
我猛地抬起头,心中燃起前所未有的斗志。
我知道,杨根思这包炸药,将我心中的捻子点着了。
山河已无恙,我们无需捐躯赴国难,但,处于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吾辈青年应更思
如何把握时代机遇、迎接时代挑战。
历览古今英雄事,长向先烈借火薪。我将以杨根思“三不相信”精神为思想武器,在新长征路上勇担使命,拿出横刀立马的豪气,展现开拓创新的锐气,保持敢于斗争的胆气,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以如磐初心、如山信念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争做新时代“不相信战士”!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远自迩,笃行不怠。我将毕生以杨根思烈士点亮的精神灯塔为指引,更思把这种精神体现到学习和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并转化为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
又一阵风来,我回过神,脊背突然挺得好直。
顺着风的去向,我听到长津湖畔,那雄浑的吼声,一遍又一遍回响......
作者:鞠湘晨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时间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学生视角,结合线上浏览的新生动态、学长职场分享,以及与学长学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结束、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的轮回场
- 07-22
- 金桂里的中国红
-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虽秋来无声,但秋韵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荫浓绿已染上的点点金黄,是温和而绵长的丝丝桂花香
- 07-18
- 褪色的坐标
- 这是一篇关于童年时家乡的散文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