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读《文化苦旅》,品文学之美

发布时间:2023-10-0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读《文化苦旅》,品文学之美
十几年的学习历程,各科各类,学过的知识不计其数。不过提及文学,第一时间浮现在脑海的是小学恩师的话:人生要么是身体在旅途,要么是心灵在旅途。身体在旅途指的是切实的旅行,而心灵在旅途指的是观影和读书。余秋雨先生曾说:“路,就是书”。《文化苦旅》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它兼顾了旅行与读书。
书中,《牌坊》,让我明白了是一位位女教师让乡村解冻了,让山梁解冻了,让一大批男孩子、女孩子解冻了。《寺庙》,让我懂得了“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不要太黏着乡土。只有来来去去,自己活了,地方也活了。”《沙原隐泉》,让我理解了人生的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亲近”,只有不断地上坡下坡。《黄州突围》,让我领悟了即使是苏东坡这样超越时代的文化名人,也无法容于所处的时代。他无处辩解,也正是精神上的孤独无依,成就了他的脱胎换骨,让他能够回归纯净与空灵。《抱愧山西》,让我知道了直到二十世纪初,山西都是我国的金融贸易中心。“钟鸣鼎食不是靠先祖庇荫,而是不断创业”,晋商不断创业、坦然从商、讲究信义、目光远大,这是他们富极一时的重要原因。《远方的海》,让我感受到了海洋的神圣、生命的坚韧、亲情的可贵……
书以《祭笔》结尾,余秋雨先生坚持手写,无论处境如何,笔总是随身携带。余秋雨先生说:“有了笔,一切都够了”。吾辈青年,也当有此精神,坚持、专注、纯粹于一件事情。
读书,丰富知识;旅行,开阔眼界。书和路互为补充,彼此相关。希望我们都可以在未来的学习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时间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学生视角,结合线上浏览的新生动态、学长职场分享,以及与学长学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结束、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的轮回场
  • 07-22
  • 金桂里的中国红
  •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虽秋来无声,但秋韵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荫浓绿已染上的点点金黄,是温和而绵长的丝丝桂花香
  • 07-1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