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归园田居

发布时间:2023-08-28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二返学校而不得”看着手机里刚编辑好的朋友圈,我不禁苦笑一声,回想自己这两次返校的经历,既无奈又可笑,想必电视剧也不敢这么拍。“狗日的疫情”坐在旁边的大叔对着手机抱怨,“老子到Y市两个月,封了一个月,狗屁没有赚到......”
从昨天坐火车出Y市到返校失败今天坐上回外婆家的班车,这样的抱怨我已经听了不知多少了。不同的是,来的时候我看着他们骂,这次我默默带上耳机,在心里跟着咒骂。
班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两侧倒退着与周边景色并不和谐的绿化带,不同于Y市和我上学的B市,这里的人格外信仰神明,车窗外时不时跳出一间庙观(这所以叫庙观,是这里既供奉着佛祖菩萨又供奉着三清和各方真人)“或许我也应该拜拜”去年冬天我还打趣舅舅到;“你们信仰不纯,神不会帮你们的”现在的我竟然也寄托于这些虚无缥缈之物,我拍拍脸,企图让自己清醒一下。
“到了吗?”微信里母亲问到。
“还没,在车上,估计快了。”
“那就好”顺带了一个表情,从昨天晚上联系好舅舅后,母亲才放下心来,问我的频率才少了一点。妈妈总是这样,永远担心,经常睡不好。这两次返校,买的票都在晚上,第一次母亲下班以后熬到很晚给我炖了一锅耙耙的猪蹄,第二次着急忙慌给我炒了一袋子板栗。她说暖暖的板栗我路上无聊了也可以吃,我吃了她心里也舒服。
“爸爸呐,在干嘛呀”
“你爸那样子你还不知道,一天躺在床上,就等着我伺候,你现在回不去,他也不问问你......”一提起父亲,母亲就有止不住的抱怨,但我知道他们很爱对方,爸爸也很爱我。
到了,班车停在了那个我记忆深处已经模糊不堪的破旧大院子里,因为我不是风险区来的所以做了落地检,就顺利出去了。去年冬天回来但一直蜗在外婆家没有出去,恍然才察觉自己再次踏上这座小镇,已经整整10年了,10年的光景,在这个落后的小镇似乎暂停了,除了一些新屹立的大厦,街道,商铺,就连随处可见的垃圾,和街道的嘈杂都和我模糊的记忆不谋而合。
这里很少有外地人来,也幸亏没有外地人来,这里小贩吆喝,银行取款,政府办事都说方言,很难想象外地人和小贩讨价还价的场景。
“哥”远处一个顶着又黑又大的脑袋小孩向我挥手,然后跑过来接过我手里的包。
“哥”表妹见我走过来,轻声打了声招呼。
“芸霞长好看了,比你哥还高。”
“那是因为女孩子先发育”大头不服地争论到,“在过个一两年,我一定比她高”
“你们两个好了,你哥坐了两天的车快点回家让你哥好好休息。”舅舅将我的皮箱装进后备箱。
舅舅和表弟表妹对我的这次突然到来感到无比欣喜,一路上都在给我讲他们学校的趣事,表弟还宣称我待着的这段日子我都得和他睡。
外婆家在农村,车要一路驶过平坦的城镇,盘旋在蜿蜒的山路。
“桐桐有驾照吧”
“有的,去年夏天刚拿到”我望着窗在的几个墓碑出奇,“这是什么时候立的,已经毫无映像了”
舅舅透过后视镜看着出神的我:“咋了,被这路吓到了?”
“啊,没有没有”不过这路我确实不敢开,又窄又陡,两侧的树木相互遮掩,完全看不清前面有没有迎面驶来一辆。
几个陡弯以后视线豁然开朗,外婆家所在的村庄在临近山顶的一处大的缓坡上,人们世世代代在这里耕种,居住。加之年初政府平整土地,这里平坦多了。外婆已经在村口等着了,母亲很像外婆,长的像,性格也像,但又很是不同。外婆家世很好,教养也很好,虽然识字不多,但厨艺,针线活,管家算账都不在话下,后来嫁给外公,虽然听母亲说,他们经常吵架,但外公很上进,什么都会一点,因此他们小时候不管多艰苦都没饿过肚子。但母亲不一样,母亲不爱读书,很小就跑出去打工了。用外婆的话说,那几年的闯荡让母亲自己的主意越来越大,在母亲20多岁的时候不满外公给她说的亲事。离家出走了一年。在回来的时候已经怀着我姐了。
在外婆的影响下母亲心底很善良,共情能力很强,但不同于外婆,母亲很少哭,也很少给别人倒苦水。当初母亲怀着姐姐回来,奶奶坚定的反对这门婚事,奶奶当过教师,有一种老秀才的自傲和老学究的固执,在她看来,自己的儿子当兵回来,农村出身的妈妈是绝对配不上她儿子的,但母亲死活也要把姐姐生下来,后来听外婆说父母并没有办婚礼,她心里堵得慌但我妈笑得很开心。
“回来了,快快,云鹏帮你哥把行李拿着,赶快回家吃个饭,然后洗个澡好好休息一下”外婆拍着我的手。
“听云鹏说,你做了一大桌子菜,一路上我快馋死了”
“急急忙忙也不知道做啥,回去尝尝看你外婆我手艺有没有退步”
“好”
 
作者:冷玉童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归园田居
  • 在几经波折没有返回学院后,我来到了乡下,感受回归田园的乐趣。
  • 08-28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