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观《粮丰安天下》有感

发布时间:2023-08-0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李太白大笔一挥写下:“千金散尽还复来”,可是诗仙终究是诗仙,他不懂粮食的来之不易。粮食是立命之需,是生存之源,有了粮食,我们才有底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故曰:人生在世,粮食才是生存之本。
  然而,终有那些不识之士反驳到,粮食富足,食物丰裕,我们不需要担心,节约反倒显得小气。
  探其渊薮,是他们内心的浪费之心使然也,如今的大多数人们,虽有一颗豪气大度之心,缺少了一份勤俭节约之情,没有了这份对天下众生粮食安全的担忧,他们似乎都成了这天地之间一只碌碌无为的蜉蝣,可乎?
  君子之态,经冬犹茂,小人之姿,望秋而落。自古亦不乏节约粮食,关心天下之人。
  恰如好吃而吃得节制的苏东坡先生,他曾说:口腹之欲,何穷之有?大家都知道苏东坡是美食家,著名的“东坡肉”就是由他发明的。但是喜欢美食不一定要铺张浪费,东坡先生好吃,但吃得很节制。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
  又如高喊“唯能忍穷,故得免祸。”的范仲淹先生,他从小家境贫寒,他在应天书院读书时,一位同窗好友见他的伙食太差,便让家人送饭时多梢上一份,准备赠与范仲淹。范仲淹再三婉拒:“我多年吃粥已经习惯了,如果骤然吃上你送来的美味佳肴,以后就再也吃不下粥了,那怎么能行呢?"诚然,他从小就明自一个道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从吟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诸葛亮,到咏着“仓廪实,天下安”的司马迁,岁岁年年花不同,可年年岁岁都彰显出了节约粮食的光芒,这份光芒,越过千年,驻守着九州大地。
  “生活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我想我们都应该感谢袁隆平爷爷和所有为“大国粮仓”奉献过的人,感谢他们成就了一个“吃得饱饭”的中国,感谢他们身上那种爱国爱民、追求真理、坚韧不拨的高贵品质,这是先辈们树立起的一面珍贵的旗帜,这旗帜将不断地激励着我,引领着我,珍惜粮食,脚踏实地,掌握本领,奋进有为,与祖国一起迈入新的、更壮阔的明天。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
 
作者:泰州学院 王瑶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时间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学生视角,结合线上浏览的新生动态、学长职场分享,以及与学长学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结束、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的轮回场
  • 07-22
  • 金桂里的中国红
  •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虽秋来无声,但秋韵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荫浓绿已染上的点点金黄,是温和而绵长的丝丝桂花香
  • 07-1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