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文化的极端之美
《松江文化的极端之美》专著,是我在松江美学史上做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美学实验。
几年来,我对松江文化的美学的探索,历来不主张用抽象的美学概念来打造现代松江美学,因为现代松江人在审美过程中越来越明白,美是具体的感性现象,不同的人群都在享受着各自的美学体验,也有着不一样的审美感受和情趣。
每一种美学都有各自的系统,具有相对的美学独立性,然而,往往出现二大态势:
一是在寻常美学的系统部位上,大都可以互相交融,互相映衬,潜移默化。
二是在美学的顶端部位上,却只能互相仰望,难于彻底沟通,有的还自持清高。
这二大不相同的态势,在松江美学史上已经得到了证明。
松江的美学顶端在哪里?也就是说,松江大美之极在哪个系统部位?
经过我多年的探索、考察,选定了三个项目:
秀野桥四鳃鲈;
九峰三泖之“诗经”;
云间顾绣。
我把它称之为松江三大“大美之极品”。并且,尝试了这种美学实验。
我以为,松江的这三大“大美之极品”,无论在时间和空间里,都曾产生过长时间的地域性占有、社会性痴迷和众人追求的奥秘。雄辩地告诉世人:人生的向往,生活的富足,精神的追求,审美的情趣,永远是密不可分的。
历来,一代代松江人为着美味的秀野桥四鳃鲈,为着一首首三泖九峰的“诗经”,为着一幅幅云间顾绣的神韵,为着一次次大美的享受,都有着一种近乎癫狂的举动和匪夷所思的热望。
因此,我把这本专著的标题定为“松江文化的极端之美”。
如果说得更学术一点,也可以称之为“松江美学的三种极致形态”。
这个美学实验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我对这三种极致形态已经深度投入,取得了充分的认可。多位美学专家已肯定这个美学实验的价值。
这里,我以自己的这些经历告诉读者:研究松江文化艺术和大美,切忌空泛,而应该“真懂”,努力使自己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
最后想告诉读者诸君的是,美学丛林中,不管哪一种鸟鸣都得好好听一下,如果不听就会少一声新的春声。
时间:2023-02-13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松江文化的极端之美
- 几年来,我对松江文化的美学的探索,历来不主张用抽象的美学概念来打造现代松江美学,因为现代松江人在审美过程中越来越明白
- 02-13
- 说过年
- 今年的大年三十,乌鲁木齐的天气非常好,蓝天像大海一样蓝,四处张望也找不到一朵云彩。我们的心情也万里晴空喜气洋洋,都说是小孙女带
- 02-11
- 三年
-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五,也是今年的最后一个夜班。好像也是今年最空闲的一个夜班,之前每周的夜班总是被自己安排的满满。
- 02-11
- 世间最好的爱,是懂得
- 这个妻子从结婚开始就把鱼切成段,在厨房里把鱼头、鱼尾随便吃一点,把鱼肉清蒸或者糖醋给丈夫吃。
- 02-11
- 难忘的元宵节
- 今年的元宵节我们在咸阳过的。在小小姨子家里和岳母大人共享元宵节的美食,同看中央电视台和陕西电视台欢度元宵节的节目。
- 02-11
- 心灵春天早已至
- 或许不用喜鹊放嗓,人们已在猜想着欲来的喜事,或许鸽子不用放飞,它们已把和平吉祥的音讯传递
- 02-01
- 大地的体液
- 海在马上啊,晃吧,这一夜,大地的体液
- 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