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是从凌晨开始下的。先是滴答的试探,后来便成了绵密的帘,把窗外的玉兰树罩得朦胧。这样的天气最适合泡茶,紫砂壶在手里温着,茶香混着雨气漫开来,日子就慢了下来。
取茶时发现铁罐空了,想起是去年深秋采的野茶。那时和山民沿着石阶往上走,露水打湿裤脚,茶树丛里藏着受惊的蚂蚱。老太太挎着竹篮,指尖在茶芽上轻轻一捻,嫩芽便落进篮里,"要趁露水没干采,茶气才足"。她的指甲缝里嵌着茶渍,像藏着整个秋天的清苦。
紫砂壶里的水开始冒泡。腾起的热气在玻璃上凝成水珠,顺着杯壁蜿蜒而下,像谁在偷偷画地图。第一泡的茶汤浅黄,入口微涩,咽下去却有回甘,像某个难眠的夜晚,想起的那些苦乐参半的事。
雨声渐大,敲在窗台上噼啪作响。楼下的石榴树被雨打得摇晃,去年结的果子还挂在枝头,皱巴巴的像个小灯笼。有只麻雀躲在屋檐下,抖着湿漉漉的翅膀,忽然俯冲下去啄食窗台上的面包屑,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书页。
第二泡茶汤深了些。茶香里混着雨打梧桐的清气,让人想起山间的晨雾。那年在龙井村,茶农炒茶的铁锅烧得通红,新鲜的茶叶投进去,瞬间腾起的白汽裹着清香,连空气都变得温润。炒茶人赤着手翻动茶叶,掌心的老茧闪着光,说是这样才能让茶气更活。
雨停时茶已喝到第五泡。茶汤淡如琥珀,滋味却愈发绵长。推开窗,湿冷的空气涌进来,带着泥土和草木的腥甜。远处的屋顶冒着白汽,像谁在煮新的茶。玉兰花瓣上滚着水珠,风一吹便落进草丛,惊起两只蜗牛,背着半透明的壳,慢慢爬过湿漉漉的石阶。
原来雨天的茶,喝的不是滋味,是光阴。看水汽氤氲,听雨声敲窗,任思绪跟着茶汤起起落落,便觉世间烦忧,都如这茶泡,浮浮沉沉后,终会归于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