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宝杰请接过新时代的接力棒

管小奇:许校长,您好!请问您高考前后在做什么?

许宝杰:我的家乡在甘肃兰州,1977年元月份,我高中毕业,因为我的两个姐姐已经插队下乡了,按照政策,我不用插队。我的大部分中学同学也都到甘肃河西走廊插队。我在家没事干,等着街道分配工作,很苦闷,就到街道上一个工地打小工,和水泥、搬砖,一天挣1元5角。
8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大学要招生了,不需要选拔,直接报考,听到这个消息就不太敢相信,这么大的政策怎么会调整?不经过组织选拔,谁想上(大学)谁就上(大学)?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直到8月底9月初,要恢复高考的信息越来越多,我就辞了工地的工作,工长还劝我:“你怎么相信这件事,不如工作给家里挣点钱。”直到1977年10月份,广播电台和报纸才公布高考方案,12月考试。当时准备高考的时间特别短。对于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录取?心里全都没有底。

第一次高考我过了分数线,但没被录取。这次高考给我了巨大的信心——没怎么复习还考过了线!

过完年,我开始制定复习规划。其间,街道给我分配了副食品公司的工作,在当时这份工作已经算是不错的工作了,但是我拒绝了。我一如既往地在家抓紧时间复习,有时甚至通宵达旦。

1978年我高考非常顺利。张榜那天,区政府门口贴了一张红纸黑字的布告,布告前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我站在布告前,从最后一行开始找自己的名字,布告一行六个人名,最后我在第一行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我考了全区第六名!

匮乏的物质与丰富的业余生活

在浙江大学读书岁月

管小奇:您当时怎样填报志愿的呢?记得刚到大学时的情景吗?

许宝杰:兰州地处西北,我特别向往江南的风光美景。我知道浙江大学地处风景秀丽的杭州,办学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学术教学水平,我就填报了浙大,也被录取了。去浙大报到的时候家人给我买了硬座火车票,我只身一人坐绿皮火车从兰州到上海,再转火车到了杭州。全程40来个小时,但是我一点都不觉得累,因为心情很兴奋,内心充满了对未来大学生活的向往。

班里浙江、江苏、福建的同学居多。当同学听说我来自甘肃,就觉得很遥远,对西北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那个时代家里没有电视,信息匮乏,不同地方的人相互之间的了解不多。有的同学讲方言,听不太懂。说话带点口音,大家会觉得很有意思、很搞笑、很新奇。

那时物质普遍匮乏,但我们比较幸运,杭州是鱼米之乡,食堂很不错,饮食还是很丰富的。我第一次吃螃蟹就是在浙大的食堂。

管小奇:当年上大学没有手机、网络,平时玩什么?

许宝杰:那时我们每天的课排得特别满,晚上自习一般到十点,自习完回到宿舍,我们喜欢躺在床上聊天。当时别说手机、网络,连计算器都没有,复杂的计算就用计算尺。大二开始有班里同学的海外亲戚从海外寄来计算器,看到觉得很新奇。我们读书时,一个系一台电视,遇到重大比赛,就把电视抬到操场上大家一起看。

但是我们课余生活还是很丰富的,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看电影,看文艺演出等等。杭州城里有很多名胜古迹、美丽的风景,周边有千岛湖、黄山等,我和同学们经常外出旅游。我觉得咱们国家的旅游事业大概就是从我们那代大学生开始的,之前老百姓没有旅游的概念,花钱到一个地方既不探亲,也不出差,而是纯粹为了玩,这样的事,以前似乎没有过。

管小奇:有没有计算机相关课程呢?

许宝杰:有。那时浙大的课程安排还是很先进、很超前的,有计算机课。我现在还记得计算机的型号——DJS131。计算机有多大呢?就像家里的十几个大衣柜那么大。机房是一个数百平方米的大空间,地面是防静电的木地板,进去要穿拖鞋,要穿白大褂。但是这个计算机的功能,还不如现在电子表的一个芯片。它的运算速度是每秒百万次,现在智能手机的芯片运算速度是万亿次。计算机是怎么用呢?它没有显示终端,它的输出就是打印机,计算完了,自动打出来一张纸。输入是是纸带。在纸带中间打孔,“0”代表没孔,“1”代表孔。要编一段程序,就要打孔,可怕的是,打错了都不知道。那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打错孔,没有桌子,我们就趴在机房的地上对码。即使运行一个简单程序,我们都得花一个上午的时间。

管小奇:当时有特别难过的课吗?

许宝杰:有。比如《控制工程》、《流体力学》,难度特别大。《流体力学》被称作“流涕力学”,就是学这门课都是要哭的。《控制工程》这门课的考试我至今记得,从早上8点开考,一直到快到中午12点才开始有同学交卷,我做到了将近下午一点,饿得实在不行了。据说,有同学下午两点左右才交卷。

改革开放与高考

管小奇:如果没有恢复高考,您现在会干什么?

许宝杰:有改革开放一定会有高考。恢复高考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的意义在于给一代又一代年青人公平竞争的机会,让我们走上了改变命运的光明道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国家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都是靠人做出来的。人才从哪里来?靠教育。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高考,没有高考制度的改革,改革开放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如果既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高考,我们国家的发展难以想象,我想我的生活也会是没有色彩,看不到未来。恢复高考就像点亮一盏明灯,照亮了前景和未来,让我看到了一条向自己梦想前行的光明道路。

做奋斗者

管小奇同学

管小奇:您对18级的00后有什么期望?

许宝杰:首先要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既认知到自己的特长、特征与兴趣,又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要注重德行修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锻炼强健的体魄,要学会欣赏美。要学会理性思考、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是非判断,不被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左右。要明确自己的事业发展路径,强化自己的内生动力,不断地成长,使自己更加优秀,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要有责任感。我们那个时代的学生都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关心时事,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国家发展到今天,是前辈们努力的结果,00后要有自己的担当责任。我们国家的发展还不充分不平衡,我们所处的世界并不完美,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战争、灾害、饥荒等等都还存在,让未来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是你们的责任,你们要用智慧、用担当让国家和世界变得更美好。

管小奇:高考对您这代人命运的改变和对我们这代人命运的改变差别在哪里?

许宝杰:我们是特殊的一代人,那个时代一是人才极度缺乏,二是国家民族的命运正处在转折的关头,我们很幸运地参与了其中并见证历史变迁。国家发展到今天,不是天上掉来的,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如果我们不选择改革开放这条路,国家不可能有现在的发展和强大。18岁时让我想象今天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和恢复高考,我根本没有机会上大学、读博士、出国深造……

改革开放四十年后,世界处在了新的科技革命的转折点上。这个转折点不但是国家的,也是世界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提出了各种发展战略,比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前,科学技术只要填补上国内空白就已经很好了。但在新时代,我们要思考如何才能与世界顶尖水平比肩甚至超越。这个转折点属于你们这一代人,你们的责任更大。这个转折点所带来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跳跃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前2000年和前1000年相比没什么变化,前1000年和前200年相比变化也小,但是当下的前十年和后十年相比,变化非常大。

总之,希望广大同学们把握契机,站立潮头,勇挑重担。不要觉得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你们的责任真得很大。你们是幸运的一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40年的成果,但是不能光享受,要从我们的手中接过接力棒,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时间:2023-01-10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许宝杰请接过新时代的接力棒
  • 许永红身处前沿,方得盛景
  • 许永红同学是信息科大机电工程学院研1601班车辆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师从车辆工程系童亮教授,主要从事车用内燃机余热回收及利用方面
  • 01-10
  • 杨莉用爱育人 因爱坚守
  • 杨莉用爱育人 因爱坚守
  • 时光就这样慢慢地、悄悄地流转,心里默默算算,从走上讲台至今,不知不觉间已二十余载,记不清教过几个班、带过多少学生了。
  • 01-10
  • 王灯山80后教授的学术梦想
  • 再见王灯山是在树人班去嘉兴社会实践的火车上,也许人不熟悉的原因,他靠窗而坐凝望车外的风景,仿佛车内的喧嚣并不存在。
  • 01-10
  • 张子豪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到极致
  • 周哲海从助教到北京市师德先锋
  • 周哲海从助教到北京市师德先锋
  • 周哲海从2004年来到学校工作,一晃已经有14年的时间了。从最初担任一名助教,到2016年晋升为正教授,2017担任学院的副院长
  • 01-10
  • 李擎求实的引路人
  • 多年的笃信崇学和辛勤耕耘,自动化学院李擎教授由一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北京市师德先锋”
  • 01-09
  • 孙婷愿做“播种者”
  • 孙婷愿做“播种者”
  • 走廊里,一个将近1米8的“高个”机器人缓缓抬起它的“右手”,正在接受站在一旁“主人”的测试;走近一个个“格子间”
  • 01-09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