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伟泉这个冬天不太冷
惊蛰这天,康工如往常一样六点钟准时起床,披着衣服先到锅炉房看看,然后从指挥部出来沿着整个新校区的空地上转了一圈。拆迁过后的土地空旷平整,曾经的村落已了然无痕,远近只剩下数棵高高低低的杨柳,刚刚萌动的枝条随风摇摆。虽然乍暖还寒,康工已然嗅到了泥土里迸发出的春的气息。
康工叫康伟泉,今年58岁,现在新校区建设指挥部负责后勤保障、档案管理工作。康工在基建处工作了十六年了,参与过小营校区5号公寓的建设工作,亲眼看着学校发展得越来越好,亲眼看着10多年来新校区建设从举步维艰到进入“绿色通道”跃上快行道。工作的特殊性让他和广大新校区指挥部的同志们一样,被埋怨过、误解过,也被表扬过、赞誉过。但是起起伏伏、高高低低都是外界的眼光,和大伙一样,康工始终如一的是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服务学校空间环境建设。
康工家在清河校区,但他常年驻扎在指挥部,周末才回次家和亲人团聚。康工并不介意:“老伴退休了,孩子长大了,这里里外都是设备、文件,我有时间有精力,就在这儿看摊儿,就在这儿守着。”康工住在指挥部小楼的二楼,小屋窗户朝西。推窗看去外面是大片长满蒿草的空地,还有蜿蜒至天边的G7高速。在这里一住两年,康工已经养成了习惯,睡觉前、起床后都会绕着新校区的空地走一圈儿,巡视检查安全状况。康工说保安年纪小,思虑难免不周,自己亲自转一圈儿,看看草发芽,听听夏虫鸣,吹吹秋日长风,盼盼冬日里的晴天儿,心里踏实。
整个冬天康工最担心的有三件事情。头一件是锅炉水管结冰。2017年的北京,冬天一场雪都没下,干冷干冷的,新校区更是如此。曾经的村落已经不见踪影,一眼望去,空旷而平整的土地被连绵不断绿色的蔓布蒙着。这里常年温度要比市里低两三度。11月份刚开始供暖,一吨半的水箱上就结了一寸厚的冰,夜里水管还上了冻,整个供暖系统无法运转。整个指挥部办公室、走廊里冷飕飕的。康工十分着急。他和司炉工想办法赶紧烧热水,把水管浇化,暖气勉强运行了一天,可夜里又冻了。康工跑到拆迁的废墟里,翻拣村民们扔掉的旧棉衣棉被,把管道包裹的严严实实。这个土办法还真管用,一个冬天水管没有再冻上。尽管如此,康工早晚巡查的头一件事还是锅炉和水管。
第二件事就是安全。新校区这一两年进展速度很快,学生宿舍A组团装修完毕B组团紧接着开工,拆迁更是一天一个样儿。看着工程这样浩大,附近就有不少人来找活儿,拉渣土的、伐木头的,工地上来来往往的人多且杂。康工时刻揪着心,有次半夜他起来上厕所,朝窗户望了望,发现外面荧光明灭,紧盯了好一会,才发现是工地上的工人来蹭网。虽是这样,他还是警觉起来,在楼里上上下下转了好几圈儿。康工最关心的就是各委、办、局的文件批复。虽然只是一纸文件,却凝结了指挥部员工来来回回、上上下下、日日夜夜的心血,更寄托了学校师生10多年的期盼。有人开玩笑说:“康工,您操心太大了,哪个小偷对这些感兴趣呢?”“那他要是偷吃了东西,拿文件擦手怎么办?”康工反问。大家哈哈大笑,笑归笑,其实心里都已经被康工拧紧了弦儿。文件、档案收、发、借用、存档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也许康工真是担心有人来偷吃了东西拿文件擦手,连厨房后厨,他都开始盯得紧紧,不准闲杂人等出入。在康工的努力下,指挥部的车辆人员进出也有了严格的制度。某天巡视的时候,康工看见有只脏兮兮的小流浪狗独自在空旷的风地里逡巡,显得可怜兮兮。应该是村里的狗,村民拆迁搬走后就没了家。康工把狗狗带回指挥部给它洗了澡,剪了毛,从此巡逻就多了个摇头摆尾的“小助手”。
康工记挂的第三件事是伙食。冬天买菜对于指挥部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之前大家在东坨、踩河村里买。拆迁完,人搬走了就没地方买菜了,即便有,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为节约成本,康工常要和食堂的工人师傅骑着小电动车跑到数公里外的北农菜场买菜。目前,学校要求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加速推进新校区建设,并把新校区建设列为学校2020年实现历史性转折要攻克的三大任务之一。学校领导、相关部门定期检查督促建设进程。“新校区建设监督工作委员会、新校区建设招标工作办公室的领导、老师因工作需要也常来,大家的弦儿都绷得很紧。现在指挥部周六周日都排班值点。”康工说:“也可以用‘夙兴夜寐,夜以继日’来形容吧。”如此忙碌,康工对自己也有要求——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保证大家吃热乎吃好。遇到食堂师傅休息,康工就自己开着小电动车跑。电动车车体非常薄,能挡风却不能挡寒,常常是芹菜在菜场还是新鲜翠绿的,带到指挥部就冻得叶子发黑发蔫儿了。
整个冬天,康工就是这么兢兢业业、仔仔细细地守护着指挥部,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巡逻、买菜、供暖,事情虽然小,但是做的都很周到体贴、细心暖心。他却忽略了自己的身体。放假前几天的夜里,康工和往常一样,夜里12点左右还在楼上楼下转转,回到宿舍突然觉得胸闷气短,浑身出冷汗。他有不好的感觉——这是心血管堵塞的征兆,2009年他曾因同样的原因放了支架。康工赶紧拨了999……厨房师傅手忙脚乱地和急救医生把康工扶上车……到了北医三院,人已经接近昏迷,心血管堵塞95%,直接进手术室又放了支架。“非常危险,幸亏康工自己有经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学校领导、新校区指挥部的领导和同事们纷纷来看康工,大家说:“没有你在,我们不踏实……”
出院的时候已近年根儿,老师同学们都回家过年,食堂的厨师们也都回家过年了,但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的节奏丝毫没有放松。康工没休息两天又奔回来,张罗着准备方便面、饺子等干粮,好让大家过节加班期间能吃上饭。为了让小院增添点节日气氛,康工还从沙河集市上自己花钱买来年画、对联、灯笼,把指挥部小院布置得温馨而有节日气氛,给大家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看到灯笼,苏灿、梁希、吕顺等加班的年轻同志都感动地说:“有康工在,这个冬天我们不冷……”
转眼,春天来了,康工不用再日夜操心暖气管道上冻,不用再担心买的菜被冻坏……走在松软的泥土上,远处学生宿舍B组团的工地上呈现出令人喜悦的繁忙,一线管理人员和工人川流不息,各种机械轮班作业……康工知道在未来几个月,新校区将全面开工,一栋接一栋的全校师生期盼已久的大楼将拔地而起,几代师生期盼已久的梦想正在实现……康工低头看着自己的“小助手”,这个小东西摇头摆尾地转着圈圈,仿佛也为美好的未来而欢欣鼓舞。
“我还有两年多退休,非常期盼在退休前能看到新校区建成。虽然还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大家目标始终如一,困难都是暂时的,新的校园一定能建成!”康工说。
时间:2023-01-08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康伟泉这个冬天不太冷
- 惊蛰这天,康工如往常一样六点钟准时起床,披着衣服先到锅炉房看看,然后从指挥部出来沿着整个新校区的空地上转了一圈。
- 01-08
- 费衍慧繁星点点,终成星河
- 学生活动结束,回家途中,仰望天空才发现,平时罕见的点点繁星今天异常明亮,竟汇成美丽的星河。
- 01-08
- 张彤做生活的舞者
- 大大的眼睛流露着热情,可爱的斜刘海令人过目不忘,她就是2017北京市属高校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来自英语1403班的张彤。
- 01-08
- 盛立国辅导员的故事未完待续
- 2015年9月,我来到计算机学院,与我的335名学生相遇,转眼两年半过去了,我的团队扩大到了376人。
- 01-08
- 王磊大学因你而精彩
- 初秋,风清蛩鸣掩不住收获的生机与喜悦,阳光依然灿烂、明朗、透彻,王磊就是披着这样明丽的阳光匆匆赶到图书馆。
- 01-05
- 王晓敏这条路虽累不悔
- 年轻时上课带班主任从来不觉得辛苦,但信管1201班三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累和压力,但也收获了快乐和充实。
- 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