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后对信息技术的反思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为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还使得内容展示更加生动、有趣和直观,有助于促进儿童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进而激发儿童的深度思维。然而,在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融合时机不当,忽视儿童数学学习体验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结合需要关注适当的时机和内容的匹配。一些教师在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时,选择的时机并不恰当,未能为儿童提供观察、比较、分析和操作的机会,而是直接用信息技术的演示取代了儿童的思考过程,导致儿童失去了对数学问题探索与建构的体验,使得他们的思维停留在表面的观察和听讲上,难以深入。这种做法影响了儿童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不利于他们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融合形式单一,忽视与课堂资源的有机整合
构建课堂上开放性的数学探索空间需要信息技术与课堂资源的有机整合。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仅将信息技术视为快速解题的工具或便捷绘图的手段,导致融合形式单一。在融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将信息技术与教材、学生等课堂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设计出有效的、开放性的学习活动,以取代传统的以教材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儿童可以在开放性的活动中充分经历探索、发现和建构的过程,在理解数学本质的同时感悟数学思想,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融合对儿童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重视展示技术水平,忽视数学学科本质
目前,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已经意识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部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过分强调技术层面,将过多的现代化元素(如视频、音频、图片和演示动画等)引入课堂,反而忽视了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导致信息技术与数学内容之间的失衡。学生被这些丰富的现代化元素所吸引,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学知识上,使得课堂虽然看起来“花团锦簇”,但实际上学生的思考却被这些繁复的形式所淹没。
作者:丁圣原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寒假返家乡,共筑家乡建设
- 随着寒假的脚步渐近,我带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回到了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投身于“服务家乡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
- 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