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活力与探索的季节,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中华文化传承团“溱波传古韵 潼砖续新篇”溱潼小队于7月24日踏上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溱潼镇洲南村,旨在通过亲身参观与体验,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溱潼砖瓦技艺为核心的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
抵达博物馆后,团队成员们立即被其古朴而庄重的氛围所吸引,他们参观了“溱潼砖瓦发展史”“砖雕展示”等多个展区,一件件形态各异、雕工精湛的古砖映入眼帘,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讲解员声情并茂地介绍着每一块砖瓦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团队成员们边听,边不时低头凝视那些精美的图案纹样。溱潼砖瓦博物馆集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教育、体验于一体,使团队成员充分感受到中华文脉的博大精深与其独特魅力。
探寻完砖瓦的一系列图案纹样、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后,团队来到了砖窑体验馆。在这里,他们亲身体验了青砖制作的全过程。在老窑匠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团队成员正式开启了一场关于“泥与火”的艺术探索之旅。从取泥开始,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乐趣。造泥需要力量与技巧的结合,制坯则需要极高的耐心与细致。团队成员们或站或蹲,小心翼翼地将泥团捏制成坯,脸上洋溢着专注与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砖坯在他们的手中诞生,这些作品虽显生涩,却凝聚了团队成员的汗水与智慧。
随后的烧窑环节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周师傅带领着团队,一同见证了砖坯在熊熊烈火中脱胎换骨的奇迹。当一块块青砖从窑中取出,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和古朴的色泽,让每个人都为之动容。更有队员在青砖上亲手涂鸦彩绘,为这些古老的砖瓦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和艺术美感。通过切身制作砖窑,团队成员感受到了制砖非遗传承技艺“瓦缶胜金玉”的无穷魅力,同时对后期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讲解的开展、联合融创式非遗旅游开发与宣传、文创设计等有了新的感悟与构想。
除了砖窑体验,团队还走访了洲南村古建建材厂,这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那里,他们有幸见到了80岁的老窑工周志太先生。周老先生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但依旧精神矍铄,对砖瓦制作技艺的热爱与执着令人敬佩。在制窑区,周老先生亲自示范了制窑的全过程,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娴熟而有力。同时,他还向大家讲述了自己从业六十年的点点滴滴,以及对非遗技艺传承的希望。最让团队成员动容的是,周老先生还即兴表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窑工号子。那铿锵有力的歌声,在砖窑间回荡,让人深切感受到了老窑工们的坚韧与豪迈。
经过此次深入实践与体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溱波传古韵 潼砖续新篇”溱潼小队对溱潼砖瓦文化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前期,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溱波传古韵 潼砖续新篇”溱潼小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线上调查,设计了logo、门票等文创周边,并进行了场馆志愿者讲解培训。经过此次实地考察,团队将会进一步与溱潼砖瓦博物馆以及当地文旅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小程序、开创预约系统、策划情景剧演出、并展开自媒体宣传,构筑独特非遗融创式旅游体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