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做可再生能源的追风者、守望者、行动者

发布时间:2024-09-0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国可再生能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装机规模已超过10亿千瓦大关,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40%。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首位。此外,中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70%,中国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
虽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成绩斐然,但普通民众对可再生能源的了解度远远落后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脚步,民众难以直观获取可再生能源发展成就。因此,我国亟需开展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的宣传推广工作,展示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成就,以此增强民众对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在此背景下,郑州大学“绿能足迹团”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目前较为典型的可再生能源风电、水电以及光电的发展情况进行互补性量化研究,以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成就,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线上线下的宣讲,以期扩大可再生能源领域知识的受众范围。
                                                                                   
图为实践团队在山西水工集团学习交流 李亚特 供图
实践开始前,组内同学对实践可行性和极化进度进行充分的论证,反复论证问卷内容,收集、统计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电源电力结构等基础数据,为暑期社会实践的有序开展打造良好的基础。
暑期实践过程中,团队以集体走访学习为主,并充分发挥团队成员所在地理位置优势进行分散实践。团队选取了水电、光电和风电发展较好的省份四川、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开展实践活动,一方面了解当地居民对于可再生能源发展了解情况,获取问卷所需数据,另一方面对当地居民进行可再生能源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
本次实践以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有理论有调研支撑的“调研+科研+党建”社会实践新模式为目标,推进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融合、社会实践与爱国教育融合双融合,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齐头并进。实践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因地制宜。先后参观了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彭雪枫纪念馆,在实践中再次重温党的革命历史,提升团队成员的思想认知,将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传承下来,并应用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图为实践团队在杨靖宇纪念馆参观学习 李亚特 供图
作者:武学志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做可再生能源的追风者、守望者、行动者
  • 兰州理工大学:师生同心,携手传播非遗文化
  • 聚民族文韵,促畲味发展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