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线上互动助成长,智志双扶展未来

发布时间:2024-08-0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线上互动助成长,智志双扶展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
在麻江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孩子——留守儿童。他们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对未来充满好奇,却缺乏足够的信息和引导。为了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未来的规划,经济管理学院组成了“麻江留守儿童教育帮扶实践团”,发起“智志双扶”行动,旨在通过线上直播和互动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更广阔的世界。
 
图1 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 一、前期调研
为深入了解麻江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团队首先针对麻江的留守儿童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
依托学校优势,团队与贵州麻江定点对接当地留守儿童,团队10余名经管学子收集了来自当地5个村庄的100多名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学习情况、自我定位和对未来期望的相关问卷。
 
图2 线上调研问卷(部分)
接着团队成员走访了一些本校来自偏远贫困地区的同学与相关机构工作人员,向他们发放问卷,主要收集内容包括求学路上的困难、如何克服以及他们曾经如何进行对未来的规划。
其中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留守儿童缺乏对外界信息的了解是一个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山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往往难以享受到与城市同等水平的教育资源。这会使山区学子在视野、思维方式和未来规划上受到限制。”
不仅如此团队成员还阅读了相关文献资料,同时针对如何解决好信息闭塞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团队成员认为,可以通过加强教育投入、推广线上教育、鼓励社会参与等多种途径逐步改善这一状况,做到扶智与扶志的有机结合。
 
图3 团队成员走访相关工作人员
二、行动计划
最后,经过分析收集到的近200份问卷,我们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对麻江以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但对外界的情况知之甚少,对于未来的规划感到十分迷茫。那些对未来迷茫程度越高的孩子表现出来的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也相对越差。
因此,团队成员决定开展“云游南农”和“云游南京”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直播和线上平台的互动,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南农和南京的风土人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未来的期待。
云游南农
我们选择了南农的校园作为视频录制的起点。团队成员先是对南农校园进行了详细介绍,从校训石到体育中心,从食堂到主楼,由南及北,全面而又立体地展现了南农校园的风采。这一活动使麻江的留守儿童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南农校园,激发了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期待。
云游南京
紧接着,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云游”南京,通过视频录制+线上直播的模式展示了南京的历史文化、现代都市风貌以及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实践团队前往钟山风景区、玄武湖、总统府、夫子庙秦淮河景区、中国古代科举博物馆、老门东街区等地,为留守儿童介绍南京著名景观,生动展现了南京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激发他们对南京的好奇与向往。
 
图4 团队成员介绍南京景观
 
图5 团队成员拍摄视频
 通过调研和深入交流,队员们表示会将此次实践经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山区教育建设出一份力,为祖国培养好优秀的少年。后期,团队成员将继续开展对点麻江的“云支教”活动,通过学校与麻江当地进行对接,对点留守儿童班级,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形成一对一成长结对,为留守儿童答疑解惑,形成常态化成长陪伴。
山区孩子由于地理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接触到外界丰富多样的知识和信息。我们要将把广阔的世界带到他们面前让更多的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勇敢地走出麻江,探索更广阔的世界,激发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梦想和追求,实现自己的梦想。
 
作者:麻江留守儿童教育帮扶实践团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追“风”助农实践团队:乘“青春微风”之势,解锁乡村振兴
  • 六载深耕海洋,支教之光照亮乡村振兴方向
  • “以‘每一次’行动,走实中医药脚印”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