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守护记忆,爱不静默“阿尔茨海默病科普爱心行动队可克达拉三下乡行记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等到千里冰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草原之夜》这首东方小夜曲伴着凉爽的夜风吹到石河子这座“年轻的城”,送来草原的邀约,而一群来自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的学子也做好准备,欣然赴约。
“守护记忆,爱不静默”阿尔茨海默病爱心行动队,是团队名称,也包含了每个队员的铿锵誓言和滚烫的初心。2024年7月20日,火车驶离石河子,青春的旋律奏响于可克达拉。队伍旨在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科普宣讲,服务于2035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致力于守护人民身体健康,立足影响兵团城市,进而辐射全疆。

图一:团队成员到达第四师可克达拉(伊宁市)
初到可克达拉,会为其人口密度所震惊,路边两侧林立的崭新的建筑和其与其不成比例的人流量形成鲜明对比,几乎令人怀疑其是一座“空城”。宽敞而平坦的公路上不是车水马龙,而是三三两两的车辆,路两边却是各色的馕店和富有维族特色的拌面店。立身于此,望见路两旁的稀疏的树荫和新栽的树苗和沿途的鲜艳鲜花,会意识到这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但城市中齐全的公共设施却在时刻提醒着来往的人们:国家为发展边疆投入的大量人力财力,充分展现了党中央重视边疆,发展边疆的战略。这一系列见闻提醒着来客,这是一个独特而富有个性的城市。
就是在这样一个“奇特”的城市,在连续几日的骄阳下,阿尔茨海默病爱心行动队,不畏艰辛,长途跋涉,开始此次科普行程。从福安社区到锦安社区再到可克达拉敬老院,甚至到霍城社区,每次阿尔茨海默病主题宣讲都印下了队伍的足迹,播撒着健康的知识,每次站上台,望着台下渴望健康知识的老人和家属,便会明悟医学知识的力量和重要性,为人民服务,为病人除病痛的初心会愈加坚定,亦会明白提升全民健康意识之路任重道远,会更切身体会到健康科普是一个积跬步以至千里的漫漫长征。当然,还会更激起队员们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不懈斗志。
本次三下乡的宣讲主题,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伴随着神经细胞的死亡,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见于老年人群。目前该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第五的疾病,且目前无较好的治疗方法。因此决定了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是针对其最好的应对措施。
然而在我国相当一部分老人及其家属对阿尔茨海默病缺乏应有了解,在出现一些早期症状时常常无法发现或者忽视,从而使病情恶化,给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在新疆地区这一现象更加严重,由于文化程度及其他一些原因影响,患者常常无法及时就医和接受早期干预和治疗,因此,宣传相关知识,解答民众关于该疾病的相关疑问,让民众增长这方面的知识已刻不容缓。

图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后合影留念

图三:张万江教授为民众答疑解惑
“执火不燔,向者多焦;导水不溺,涉者多没。”团队成员持爱心之火炬,烛照他人;引奉献之清流,慰籍心田。依托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我们有信心有力量完成此次三下乡的宣讲任务。在科普宣讲过程中,每个队员各司其职,尽心尽力,一丝不苟。有专门负责宣讲的队员,将晦涩系统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易懂好记的简单语言;有专门和老人进行互动游戏的队员,他们细致耐心,友善可亲,配合宣讲员完成宣讲中的互动环节,并适时为老人发放小礼品;最后,团队拥有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张万江教授和孙嘉伟带队老师作为智囊团,会为每一位有疑问前来咨询的老人进行贴心的专业解答。正所谓“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无法把握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它的质。”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吾辈青年只有摆脱惰性的囚笼,走出这方寸之地,勇敢的踏出舒适圈,将人生理想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将志愿与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献身于社会,躬身于群众,方可能找到那短暂而平淡的生命的意义。
团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兵团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红色精神。在宣讲之余,团队深入当地红色教育基地,从参观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校红色教育文化场馆到游览可克达拉城市规划馆,团队成员在三下乡过程中充分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精神,践行红色道路,了解了可克达拉作为新的兵团城市的发展史和当地发展战略。
随着不断了解和用双脚丈量这座城市,团队成员对这座城市印象不断改变和完善,逐渐产生了深厚情感和由衷敬意。这是一个建立在一代代兵团人饱含热爱的奋斗基础上的城市,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精神正是对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好的诠释。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艰苦创业,将城市从一穷二白发展到如今有自己的特色和支柱产业,酿出远近闻名的伊力特酒,写出传唱东西的《草原之夜》。可以无愧的说,这是一个英雄的城市。带着对可克达拉这座城市满腔的热爱,我们团队成员有感而发,写了这样一首诗《赞可可达拉》:塞外明珠可克达拉,草原广袤骏马欢踏。山川壮丽绘彩画,清风拂过香满涯。这座城市的美让团队诸多成员流连忘返,在这里实践的两个周的时光,将会成为团队成员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时间匆匆流逝,一晃到了离别之日, 在7月30号这天,天空的颜色半白半蓝,浅灰的云朵随风快速地移动。阳光掩在云间,吝啬它用之不竭的温度。大家望着这座新兴之城,不禁思绪万千,既有不舍之情,也有豪情壮志。此情此景,皆吾心之所向,新疆吾土,情深似海广。天山谣,新疆颂,爱深沉,意绵长。团队成员立志将秉承革命前辈身上的一往无前,艰苦创业的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用所学报国,践行知行合一的准则,建设发展边疆,为边疆医疗事业和全民健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巩固民族团结贡献一份力量。当代青年生在这大有可为的时代,他们深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青年或许无名,但一定所多生力,可以遇林辟地,遇沙掘井,遇荒栽林,将千千万万的努力,叠成国与家的安宁图景。

图四:红色教育基地的一角

图五:朱雀湖公园宣传
“守护记忆,爱不静默”实践团队此行深入祖国边疆,不辞辛苦,走访民户,传播知识,奉献爱心,锤炼自我,开拓创新,用奋斗和担当点亮青春,用坚守和奉献诠释责任,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不负时代,不负青春,不负党和人民众望,用奉献和热爱浇灌青春之花。山山而川,潺潺而息,巍巍山河作证,悠悠岁月为名,我们团队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作者:李书豪 王尚祺 来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守护记忆,爱不静默”阿尔茨海默病科普爱心行动队
- 青春的脚步
- “启智筑梦,情暖童心”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心得
-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