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青年暑期三下乡|学习先进典型——何之炳:“扎根基层献青春,默默耕耘铸党魂”

发布时间:2023-08-1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青年暑期三下乡|学习先进典型——何之炳:“扎根基层献青春,默默耕耘铸党魂”

何之炳,男,1989年4月参军,199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9月光荣退伍,1998年12月任原龙孔乡沙地坡村委员会主任,2001年11月至今任龙孔镇楠竹村党总支书记。在楠竹村工作二十余年,从没有一条公路到现在条条大路通村委;从空旷田野到满山柑桔;在党三十余年,不忘初心、服务大局,把遵守党的纪律规矩贯彻到工作、生活各方面,在基层拥有大情怀,充分发挥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入党33年,牢记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在党校授课以入党誓词为切口,教育党员同志忠于党、信于党、永不叛党。

在职25年,建办公室、修路、建设宜居美丽乡村,忠于人民,服务人民。因为选票上的一句“谁把公路修上去,我就选谁就当村支书。”何之炳书记将楠竹村的交通问题始终放在心上,公路通,百业兴。现在的楠竹村沿江公路已修通,外面的客商甚至可以开车到家门口收购,而居民们家门前的公路也条条能通楠竹村村委会。“村里的每一条路我都记得,都是经过我设计的。”何书记说。

敢于创新,勇于尝试

楠竹村是龙孔镇第一个拥有村委会办公室的群乡;用1.2万修建2.5公里的村道路;25年来自己修建3个会议室。何之炳书记自上任以来,带领楠竹村的党员同志们为乡村建设而不懈努力。

动员村民大面积种植品种优良的柑橘,发展新型农业。但农民生产粮食,是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真理。他向村民说出自己的想法后,部分思想保守的村民对此十分抵触,他们更关心自己能不能吃饱,不能理解为什么把大块的土地用来种植柑桔树而不用来种植水稻何其他粮食;也有分村民感到半信半疑,只有几个村民响应号召,种植了几十棵良种柑橘。但还好现在柑橘开花结果,枝头上沉甸甸、黄橙橙的柑橘着实诱人,在为数不多的良种柑橘在当地市场出尽了风头。楠竹柑桔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在不断做大做强产业的同时,品种也由以前单一的广柑、红桔,发展到现在的锦橙、椪柑、沃柑、血橙等多个品种。

“改变思想黄金万两,作为一个村干部一定要眼光长远。”何之炳书记的聪明才智不止于此。楠竹村有两笔账,一笔在村委,为村民建设出资谋福;一笔在集体经济,进行产业投资,让资金动起来。

以村如家,情系民众

何书记说:“集体的事情争着干”。所以村委会周边的花花草草以及运动场的清洁都是由何书记一人打理。

何书记说:“金杯银杯当不到群众的口碑”。所以在调研路上遇到的每一位村民都会和何书记唠上几句家常。

何书记说:“人民找我们是相信我们”。所以他不后悔坚持这么久,他以在为人民服务中获得成就感。

何之炳书记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楠竹村党总支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楠竹村年终考评连续多年名列全镇前茅;楠竹村经济也繁荣向好。面对荣誉,何之炳书记总是谦虚而诚恳地说:“群众选我当书记是对我的信任,我感到自己责任重大,只有将楠竹建设得更加美好,才能不辜负父老乡亲们对我的期望。”

作者:但欣玥 来源:“奋楫扬帆·铸梦丰都”实践团
  • 迎接挑战,实现梦想
  • 岁聿云暮,日月其除。历时20天,我在实践调研中感受到了别样的风土人情,本以为会有近乡情更怯的情感,但却有种宾客入归,回到家乡的感
  • 08-11
  •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岛海信信芯
  • 08-11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