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团队成员偶然了解到目前农村田间的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大量农药包装废弃物散落田间地头,据调查,我国每年产生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超过100亿个,被农民随意丢弃的农药包装废弃物约30%,而实际回收率仅在15%左右。大量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含有农药残留物的包装物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害着居民的身体健康。为推进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总进程,实践团于2023年1月10日赴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针对后山村的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展开调研。

图1 废弃物随意丢弃现状

图2 实践团线上商议活动安排
1月10日后山村村委会主任于雪梅热情接待了前来交流学习的实践团成员,实践团成员就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问题和于主任进行了简单访谈。于主任表示目前对于农药危险废弃物如反光膜、农药瓶的回收缺乏专门的措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后山村也将把重心转移到农村社会源危险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置上来,相信采取科学规范的处理措施,会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图3 于主任和团队成员交谈
1月12日至13日期间实践团深入后山村,走访后山村农资店以及村内住户,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调研村民对于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意识。通过走访农资店,团队成员了解到后山村务农住户每年使用的农药数量不在少数,农资店却没有专门设置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站点。团队成员简单向于店长科普了农药包装废弃物乱扔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于店长听后表示作为社会企业应当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之后会与政府部门进行合作共同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图4 农药店走访调研图
随后团队成员走访了后山村内的一些住户,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采访和问卷调查,采访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后山村的住户对农药包装废弃物等社会源危险废弃物的危害了解的并不多,稍微有环保意识的农民会把包装废弃物带回家扔到垃圾桶中,也有部分人会顺手直接将包装废弃物扔在田里。采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也对后山村的住户进行了科普宣传,告知其农药包装废弃物长期积累造成的环境、水质及土地的污染,并下发调查问卷。

图5 后山村住户走访调研图
2023年1月14至15日期间,实践团前往村民家对线下调查问卷进行了回收,并就已回收的纸质问卷进行整理统计。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后山村的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量大,对后山村的土地和水源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并且,大部分农民对农药包装废弃物等社会源危险废弃物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其中有93%的被调查者表示并未在村里见过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相关宣传。

图6 团队成员整理纸质问卷
为充分了解农民对于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意识,判别后山村目前的农药包装危险废弃物处理和村民的认知情况是否属于个例,团队成员针对上述现象设计了线上调查问卷。实践团敲定线上问卷的主要调查对象不仅包括了农村家庭的大学生、研究生和他们的家人朋友,还包含后山村以及团队成员居住地周围村庄的村民。通过2天时间的问卷发放和回收统计,实践团通过线上平台得到了共计211份的有效样本。

图7 问卷分析结果扇形图
针对访谈与问卷调研结果,实践团组织了一次线上会议对其进行深入讨论,分析了目前农村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整治问题难的原因。团队成员讨论后认为,主要有上层政策不协调、下层落地不到位两层原因。上层政策不协调指的是,村干部在执政过程中,相关支持性政策制度的贫瘠与专项扶持资金的空缺,使得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整治治理工作在起步阶段就步履维艰。下层落地不到位指的是,在村民从事农业活动的周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少之又少;加之村民对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相关知识了解甚微,使得农村危险废弃物的整治治理在实施阶段困难重重。
针对以上问题,团队成员建立了“东华管院农社危废”公众号及微博号,更新团队日常实践活动的同时,也对农村社会源危险废物的有关政策及知识进行分享与科普,希望提高大家在该方面的意识。同时,实践团对相关部门以及企业进行了线上访谈,共同探讨了合理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措施。

图8 电话访谈
针对访谈内容,经团队成员探讨,实践团建议政府方面从落实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支持、推广农药喷洒服务业和集约化农业等方面展开;企业方面可以从引导农药包装升级、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入手。
1月20日至21实践团与村委交流调查详情,并讨论村委的可实施措施。考虑村委的实际责任范围及宣传力度,日后可以通过微信群、悬挂条幅标语、喇叭广播、定期组织宣讲等方式,对农户持续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宣传,引导农药使用者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实践团为此提供了自行设计的宣传海报并在后山村张贴宣传。

图9 团队成员与村委交流现阶段调研成果

图12 实践团成员在后山村粘贴处理建议海报
此外,在实践团成员进行实地探访的同时,在外地无法参与线下考察的成员也担当起了宣传工作,实践团线上成员制作了不同风格的图文类宣传资料,发布于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与处置的宣传力度。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分工有序,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这让实践团成员感受到了农村生态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更感受到解决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线上成员主要负责线上问卷调查、线上访谈以及文稿宣传等工作,线下成员主要负责线下问卷调查、线下走访以及海报粘贴等工作,共同为后山村的生态环境改善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