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绿色发展调研:洞察与成长
□王馨颜(城市与环境学院2406班)
参与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政策展开的绿色发展调研,从设计问卷到分析数据,我对绿色发展理念、社会实践及个人责任有了深刻感悟,收获颇丰。
一、问卷设计:理念落地的思考
设计问卷时,我们聚焦“绿色中国发展”主题,紧扣“两山”政策。从询问对政策的认知,到生活中环保行为、绿色活动参与,每一题都在探寻理念与实践的连接。比如设置“是否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政策”,想知晓理念传播广度;“日常环保行为频率”,则关注政策在生活的渗透。这过程让我明白,政策落地需先走进大众认知,而调研是搭建认知桥梁的第一步,要精准捕捉不同群体对绿色发展的理解与行动,才能为后续推动工作找对方向。
二、调研过程:多元声音的聆听
发放问卷,回收来自不同身份、年龄群体的答卷,我听到多元声音。在校学生对绿色消费、环保活动热情高,关注节能产品、二手交易;在职工作者更在意政策对工作环境、企业绿色转型影响;退休人员从生活变化感知生态改善,像空气、景观变化。不同年龄层对政策认知渠道也有别,年轻人靠社交平台,年长的通过电视广播。这让我意识到,绿色发展是全社会共同议题,不同群体参与方式、感知角度各异,要推动政策落实,需适配多元需求,用不同渠道、形式传递理念,激发全民参与。
三、数据反馈:机遇与挑战并存
分析数据,看到积极面:多数人知晓“两山”政策,部分人日常有环保行动,参与过垃圾分类、低碳出行等绿色活动,也认可绿色发展对促进产业、吸引生态旅游投资等的积极影响。但也暴露问题:仍有人对政策了解不足,参与绿色活动存在渠道少、没时间、觉得个人力量小等顾虑,环保宣讲活动对部分人影响有限。这反映出绿色发展在推广中,既有机遇——大众基础认知在积累,实践有一定成效;也有挑战——理念传播深度、参与便利性、活动吸引力等需提升,要从政策宣传、活动组织、社会协同多维度发力。
四、对个人的启示:责任与行动
参与调研,让我从“关注绿色发展”的旁观者,变为“推动绿色实践”的参与者。我深知,“两山”政策不是宏大概念,而是融入日常的行动指引。作为个体,要先强化自身认知,把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变成习惯,像减少一次性用品、优先公共交通;也要成为理念传播者,向身边人分享调研收获,带动更多人了解、参与绿色活动。同时,明白推动绿色发展需社会合力,政府完善政策、企业创新绿色产品、社会营造氛围,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股合力的微小但关键一环,从自身行动做起,就是对绿色中国发展的有力支撑。
五、总结:调研是新起点
这次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政策的调研,是学习、思考、成长的过程。它让我深入理解政策实践现状,看到大众在绿色发展中的角色与期待。未来,我会带着调研收获,持续关注绿色发展动态,用实际行动践行理念,也期待更多人通过调研、实践,汇聚起推动“绿色中国发展”的磅礴力量,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普惠民生的金山银山,让绿色成为社会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通过这次调研,我在专业能力上学会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更在思想认知上深化对绿色发展的理解,明白个人与社会在生态保护中的责任,这是调研给予我最珍贵的财富,也将指引我未来在绿色发展之路上持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