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聚力红旗渠,薪火相传奋斗魂

    发布时间:2025-08-16 阅读: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赴河南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七月的南阳,绿意盎然,红旗渠畔草木葱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队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赴河南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19日来到了河南南阳“人工天河”红旗渠。
一、自力更生铸就时代丰碑
  20 世纪 60 年代,河南省林县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缺水困境,当地流传着 “光山秃岭鸟无栖,水贵如油难觅取” 的民谣。全县十年九旱,粮食产量极低,百姓生活困苦。然而,林县人民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们决定自己动手,修建一条生命渠。在当时国家经济困难,无法提供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林县县委带领全县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始修建红旗渠。他们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解决资金和物资问题。没有先进的工具,就用铁锹、钢钎、大锤等简单工具;没有足够的粮食,就吃野菜、树皮,甚至用糠菜充饥。在绝壁上,他们用绳子吊着身体打钎放炮,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长达 1500 公里的 “人工天河”。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自力更生的感人故事。其中,除险英雄任羊成就是典型代表。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攀上险峻的悬崖,清除险石,保障施工安全。有一次,他爬上通天沟除险,失足跌在圪针丛里,当挣扎着爬起来的时候,脊背上扎满了尖尖的枣刺儿,忍着疼痛,又爬上山崖,坚持除险。他没有丝毫退缩,依然坚守在岗位上。这种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精神,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担当。
二、艰苦创业书写壮丽史诗
红旗渠的修建过程,是一场艰苦创业的壮丽史诗。林县人民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以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斗志,展开了一场与自然的艰苦斗争。他们住的是山洞、石缝,睡的是石板,吃的是粗茶淡饭。在寒冷的冬天,他们顶着刺骨的寒风,手握冰冷的工具,日夜奋战在工地上。许多人在施工过程中受伤,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大家都毫无怨言,依然坚持施工。在修渠过程中,有一个 “铁姑娘队” 的故事广为流传。她们是来自林县石板岩公社的十几名女青年,她们不甘落后,主动请缨,承担了最艰苦的打石工作。她们在工地上,与男青年们一样,抡大锤、打钎子,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胳膊上磕出了青肿,但她们依然咬牙坚持,展现出了女同胞的坚韧和毅力。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要保持昂扬的斗志,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
三、众志成城发扬团队协作
红旗渠工程规模宏大,任务艰巨,仅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林县人民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充分发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全县上下万众一心,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在施工中,不同公社、不同生产队之间相互支援,相互帮助。无论是运输物资,还是施工建设,大家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一位叫郭焕永的老英雄,他当时是红旗渠工地的一名普通民工。在施工过程中,他看到其他队伍在搬运大型石料时遇到了困难,就毫不犹豫地带领自己的队伍前去帮忙。他们齐心协力,用绳子拉、用肩膀扛,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努力,终于将石料搬运到了指定位置。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不仅保证了红旗渠工程的顺利进行,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中,只有大家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实现共同的目标。
四、无私奉献展现高尚品质
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无数的林县儿女为了工程的顺利进行,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他们中有许多人在工地上一干就是好几年,很少回家与家人团聚。有的人在施工中受伤致残,甚至献出了生命,但他们没有丝毫的抱怨和后悔。吴祖太是红旗渠工程的设计师,他为了红旗渠的建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一次检查渠道险情时,不幸失足坠崖,壮烈牺牲,年仅 27 岁。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像一颗明亮的星辰,永远闪耀在红旗渠的天空。还有许多普通民工,他们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为红旗渠工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的精神,诠释了无私奉献的深刻内涵,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在为了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时,所展现出的高尚品质。
红旗渠精神不仅在当时激励着林县人民战胜了重重困难,修建起了举世瞩目的红旗渠,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红旗渠精神还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干部作风、革命精神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和劳动人民的光荣传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凝聚力。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短短一天的红旗渠社会实践转瞬即逝,但红旗渠精神已深深烙印在队员们的心中。带着这份精神财富,等实践结束后我们回到校园,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入学习生活,用青春的汗水浇灌理想之花,用实际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实践总结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