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赤潮文化队激活齐鲁红色“魂”:寻根红色齐鲁,激荡青春力量

    发布时间:2025-08-16 阅读: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赤潮文化队
  红色文化,是齐鲁大地的精神根脉。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魏东宁、范佳音、郑云泽、毕筱苒、王圆梦、刘晓涵、雒宇硕、武宇彤组成的赤潮文化队暑期走访济南、临沂等地,以“寻根红色起点、铸魂精神共鸣、逐梦青春实践”为主线,让红色基因在沉浸式体验中澎湃生长,书写了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红色传承答卷。
                                                                    
  寻根:溯源齐鲁红色起点,触摸信仰温度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红色基因的传承,始于对历史根脉的深度溯源。在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团队成员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寻根之旅”。多媒体的光影交织中,山东早期党组织从萌芽到壮大的历程徐徐展开;实物展品的斑驳痕迹里,藏着山东儿女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勇毅;图文史料的字里行间,写满先驱们对信仰的执着坚守。
  站在珍贵史料前,成员们仿佛能看见百年前的星火在这里点燃。从王尽美、邓恩铭等革命先辈奔走呼号,到齐鲁儿女前赴后继投身革命,红色火种在这片土地上从未熄灭。每一次驻足凝视,都是与历史的深情对话;每一回参观缅怀,都让初心使命在心底愈发清晰——这是齐鲁红色的“根”,是信仰最初的模样,更是激励当代青年奋进的力量源泉。

                                                    
  铸魂:科技互动激活共鸣,解码精神密码
  “以‘魂’为核,方能让红色精神跨越时空”,团队深谙其道。在商埠文化博物馆,老报纸、密码本成为“红色谜题”的钥匙,铁路符号、老字号暗号化作解码革命历史的线索。成员们分组协作,像当年的地下工作者般推理解谜,在思维碰撞中,触摸到革命先辈的智慧与牺牲。
  而临沂沂南县“跟着团长打县城”沉浸式项目,更是让“铸魂”具象化。换上军装、拿上“武器”,25分钟的“攻城战斗”里,炮火轰鸣是信仰的回响,团队协作是精神的传承。VR技术重现的烽火岁月,让成员们从“旁观者”变为“亲历者”,真切体会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科技与互动的融合,打破了红色教育的传统边界,让革命精神不再是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能点燃青春共鸣的“精神火种”,在心底烙下深刻印记。
                                                                    
  逐梦:转化青春实践动能,让红色融入生活
  “青春因践行而精彩,红色因传承而永恒”,赤潮文化队以“梦”为翼,将沉浸式体验转化为青春实践的动力。参观结束后,团队没有让红色感悟停留在场馆里,而是主动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校园里,他们策划“红色解谜会”,用商埠博物馆的“推理模式”讲党史,让同学们在趣味互动中了解革命故事;社区中,他们开展“红色VR体验日”,带着老人、孩子“穿越”烽火岁月,让红色记忆在代际传递中焕新。从场馆的“沉浸式学习”,到生活里的“实践性传播”,团队用行动诠释:红色基因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刻历史”,而是让红色文化成为生活的“精神底色”,让爱国主义教育直抵人心,让青春在传承中闪光。
  齐鲁大地的红色实践,是一次寻根铸魂的精神洗礼,更是一场逐梦前行的青春奔赴。赤潮文化队以“根”溯源、以“魂”聚能、以“梦”致远,证明红色传承可以很“潮”、很“青春”。当红色文化从场馆走进生活,当沉浸式体验转化为实践动能,红色基因便真正实现了“活”起来——这是新时代青年对红色根脉的守护,更是让红色江山世代相传的青春承诺。未来,这份传承必将如齐鲁大地的红色星火,在新时代继续燎原,照亮更多人奋进的路!
实践总结推荐
  • 参与绿色发展调研:洞察与成长
  • 参与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政策展开的绿色发展调研,从设计问卷到分析数据,我对绿色发展理念、社会实践及个人责任有了深
  • 2025-08-16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