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追溯历史,薪火传承

    发布时间:2025-08-16 阅读:
    来源:薪火传承实践团队
2025年7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薪火传承"社会实践团队沿历史纵轴开展深度研学,历时一周走访南京四大革命纪念场馆。从1937年民族创痛的记忆原点,到1949年改天换地的胜利坐标,青年学子在时空叠印中完成对红色基因的溯源与传承。
1927-1949年:热血浇筑的信仰坐标

7月8日早晨,实践团全体成员赴雨花台烈士陵园考察。由雨花台的北门进入,烈士就义群雕映入眼帘。雕刻所使用的岩石——砻石花岗岩,其粗粝质地与铁灰色泽暗喻黑暗年代的压抑,而岩石天然的金色星斑则象征希望微光。雕像中的九人并不是仅仅指这具体的九位烈士,更是对千千万万在此牺牲的英烈的提炼与代表。纪念碑数据记载:1927-1949年间,此处殉难者超十万,留名者仅1519人——他们中有出身豪门的青年背叛阶级投身革命,有十六岁少年在枪口前高唱国际歌,有母亲诀别幼子时留下“望你为劳苦民众解决问题”的血色家书。42.3米碑体对应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日,碑座前矗立一尊高5.5米的青铜圆雕《宁死不屈》(又名《砸碎旧锁链》),重逾5吨,刻画革命者挣断镣铐的瞬间,凸显“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以凝固的建筑语言,将血火岁月铸入民族记忆。
1937年:苦难记忆的实证陈

随后的社会实践中岑孟阳、包伟敬、张丁与高清宇的四人小队抵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对在南京大屠杀中的遇害同胞进行哀悼纪念。纪念馆以南京大屠杀史实为核心,设有多个专题展览,全面呈现日军暴行与战后审判,是历史研究、史料收藏、爱国主义与和平教育的重要平台。场馆中的史料厅核心展区陈列着72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4000万字原始档案构成严密证据链。日方官兵日记、第三方证人笔录及东京审判文献等三类史料形成交叉印证。相邻展区展示的国家一级文物——石井抱一郎油画《南京大屠杀》,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再现了历史创伤。这场展览绝非简单的历史回眸,而是一座穿越时空的警世钟。八十七载岁月流逝,画作中凝固的哀恸依然如黄钟大吕,在和平的晴空下回响。纪念馆以艺术为媒介,让历史的证言在当代继续发声,提醒我们:和平不是历史的馈赠,而是需要世代守护的文明火种。

1946年:谈判桌上的历史转折

王传尚、孙国康、谢宇航和顾子杰四人团队前往1946年历史现场——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简朴的周恩来办公室内,木质谈判桌表面因长期使用形成明显磨损,然而,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依然坚持与国民党进行多轮谈判,坚守“有理、有利、有节”的谈判方针,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们清楚地知道,和平的可能性在逐渐缩小,但依旧竭尽全力争取最宝贵的政治空间,为革命赢得战略缓冲期。场馆研究资料表明,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间,代表团在此处理电文逾两千份,促成《停止中原战事协议》等关键成果。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在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信念与智慧同等重要。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深知,谈判桌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立场,都可能影响亿万人民的未来。他们既有原则上的坚定,又有策略上的灵活,这种结合,是政治智慧的结晶。
1949年:人民力量的胜利见证

蓝周祥、邹子萱和王安昱三人团队前往渡江胜利纪念馆。展览以历史照片、文献、实物(如缴获的敌军武器、文件)和城市解放的系列报道,清晰地勾勒出渡江战役的辉煌战果:4月23日南京解放,宣告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5月3日杭州解放;5月16、17日武汉解放;5月27日上海解放……一组组数据和一帧帧城市回到人民怀抱的影像,印证了毛泽东主席“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豪迈诗情。南京总统府门楼上欢呼胜利的历史性照片,成为这一部分最具象征意义的展品。于纪念馆广场之上,这承载着民族复兴梦想的胜利之舟雕塑,桅杆顶端的红星已化作城市天际线的璀璨星座。正如一位参观的老将军所言:“我们不仅在纪念一场战役的胜利,更是在守护一艘永不沉没的精神航母。”当年轻学子将手掌贴在船舷的铜质铭牌上,长江的涛声正穿越七十五个春秋,在新时代的甲板上激荡出新的浪涌。
时空图谱的精神联结
四座纪念馆在南京城区形成闭环空间序列:从江东门的1937年记忆原点,向东南延伸至1946年梅园新村政治博弈场,转西南连接1927-1949年雨花台殉难地,终抵1949年渡江战役决策枢纽。而在空间距离上看来,各馆间距均在8公里内,构成紧凑的"革命历史黄金三角"。
从雨花台的慷慨悲歌、大屠杀的民族创痛、梅园新村的政治博弈到渡江战役的磅礴胜利,四座纪念馆串连起一部立体的革命长卷。作为新时代空天人,我们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肩负着双重使命:以航空报国之志锻造科技利剑,以先烈精神之火淬炼信仰之魂。
实践总结推荐
  • 参与绿色发展调研:洞察与成长
  • 参与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政策展开的绿色发展调研,从设计问卷到分析数据,我对绿色发展理念、社会实践及个人责任有了深
  • 2025-08-16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