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政企专家共话、青年接力传播:无锡运河工商文化的 “新表达” 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11 阅读:
    来源:江南大学商学院“运河织金”调研团
      京杭大运河无锡段的水流,载着千年商脉奔涌至今。作为大运河全线唯一历史上穿城而过的城市,无锡的“龟背壳”形古运河不仅是地理符号,更是工商文化的孕育之地。在前期文献阅读与信息检索的基础上,江南大学商学院“志青春·与国同行”运河织金实践团走出校门,在专家访谈、史料研读、企业走访与文旅项目调研中,解码运河与城市共生的密码,探寻运河工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一、专家引路:从历史纵深解码“运河工商基因”
      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江南大学历史研究院副院长刘大禹教授的解读,为实践团打开了认知切口。在座谈中,刘大禹教授以“运河穿城而过”的地理特质为钥,解析无锡区别于苏杭的核心。实践团拜访孙冶方基金会无锡办事处理事张建清老师时,一份份珍贵史料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
 
实践团成员与刘大禹教授交流  
            
实践团成员与张建清老师合影
 
实践团成员参观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 
      
实践团成员参观孙冶方纪念馆  

二、政企走访:在现代实践中看见“运河新生命力”
      历史的基因,正在当代无锡续写新的故事。实践团走进双欢电气,探寻本土企业与运河共生的“经济密码”。实践团与无锡市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座谈则聚焦“运河文化如何‘活’起来”展开,以古运河夜游项目为例,如今,这条融入工商记忆的夜游线路,已经成为年轻人必经的“网红打卡地”。
 
实践团成员观察电路 
                            
座谈交流现场
 
三、青年传播:让运河故事走向世界的“新表达”
      除实地调研外,实践团成员还积极与“锦绣江苏”项目联动,在与外国友人的交流中,他们化身文化讲解员,向外国友人介绍米仓因运河而聚粮,汉白玉长廊因文旅而焕彩,储业公所因创新而续章的工商故事。


实践团成员向外国学生介绍运河工商文化
实践团成员与外国学生一同欣赏惠山泥人
                             
活动合影
     
       从千年商脉的历史解码到现代实践的活力探寻,江南大学商学院“志青春·与国同行”运河织金实践团的无锡段之行,不仅是一次对运河工商文化的深度溯源,更是一场“理论认知”与“在地实践”的生动对话。成员们在史料中触摸商业智慧,在企业里见证精神传承,在文旅场景中看见文化新生,深刻体会到了运河与城市共生的深厚底蕴。(通讯员:余烨 潘思奕)
 
实践总结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多彩大学生网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多彩大学生公众号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