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产业与民生同辉,共筑共富盛景 ——“柯桥坊聚富,共富景焕新”实践团赴盛陵村调研

发布时间:2025-06-30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产业与民生同辉,共筑共富盛景
——柯桥坊聚富,共富景焕新实践团赴盛陵村调研
 
6月28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柯桥坊聚富,共富景焕新”实践团,怀揣对共同富裕示范村建设的探究热忱,响应校、院团委号召,奔赴盛陵村。这座曾获评共同富裕示范村的村落,以酱制品产业发展与民生服务实践为锚点,成为实践团解码乡村共富密码的生动样本,一场聚焦产业赋能与民生温度的调研之旅就此开启。
 
产业赋能:酱香里的共富密码
 
烈日炎炎,实践团成员踏入安昌盛陵酱制品制作基地,醇厚酱香瞬间弥漫开来,沁入鼻腔。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场景交融,“咱这酱制品产业,可是村里共富路上的‘金钥匙’!”基地负责人迎上来,眼角眉梢尽是自豪。
 
安昌盛陵酱制品传承基地外观图
 
回溯产业发展,盛陵村曾面临产业单一困境,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为破局,村委锚定本土特色,深挖酱制品传统工艺价值,引入现代化生产设备与管理模式,安昌盛林酱制品制作基地应运而生。从最初小作坊式生产,到如今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规模化基地,一步步扩容升级。“现在基地长期用工多名,农闲时还招临时工,不少外出村民都回来上班了!”负责人说着,指向车间里熟练操作的工人,“以前他们背井离乡找活,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稳定收入,产业兴了,人心也稳了。”
 
随着市场认可提升,酱制品订单量连年攀升,不仅带动村集体年经济收益实现大幅增长,村民收入更是水涨船高。“以前守着几亩薄田,一年到头挣不到啥钱,现在在基地干活,加上土地流转费用,收入翻了好几番!”一位在基地工作多年的老工人擦了擦额头汗水,眼角笑出深深纹路,“咱这酱缸,真成了致富缸,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酱制品产业,正以蓬勃动能,撬动村域经济发展,成为带动村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杠杆。
 
民生筑暖:礼堂中的幸福晚年
 
午后,实践团一行走进盛陵村文化礼堂,暖黄灯光洒落,温馨氛围扑面而来。礼堂一隅,老年人观影与阅览空间布置精巧,崭新座椅整齐排列,荧幕上正播放着经典戏曲,几位老人正随着旋律轻哼;另一侧阅览区,书架上摆满各类书籍,几位老人戴着老花镜,专注翻阅;不远处棋牌区,打牌声、聊天声交织,笑语不断。
 
“村里把咱老人的事儿,实实在在放在心上!”正在观影的李大爷放下茶杯,打开了话匣子。盛陵村老龄化程度渐高,村委聚焦老年群体需求,在文化礼堂专门打造适老空间。从舒适座椅、清晰荧幕的硬件配置,到定期更新影片、书籍,组织棋牌活动,全方位为老人营造温馨晚年场景。“以前没事就只能坐家门口晒晒太阳,现在礼堂就是咱的‘幸福驿站’,打牌、聊天、看电影、看书,想干啥都行!”李大爷笑着说,话语里满是满足。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趣味方言大比拼,推普课堂欢乐多:河南城建学院生科学院三下乡开展普通话与方言对比秀活动
  • “绘”味家乡——赣榆菜煎饼文化传承插画实践报告
  • 2025暑期社会实践赴长沙“溯源红色火种 赓续革命精神”党史学习实践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