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青铜铸艺密码,绽放安阳非遗华彩
--郑州财经学院“豫见非遗”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安阳青铜器制作技艺
文 刘浩天 图 路润哲
寻迹青铜古韵,探访非遗匠心。为深入了解安阳殷墟青铜器文化,,让古老技艺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豫见非遗”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6月27日抵达司母戊研学实践基地,了解殷商文明,感受青铜文化艺术之美,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殷墟,我向往已久。”传承人吴苏桉继承爷爷护鼎人吴培文的匠人精神,致力于青铜器保护与制作技艺创新传承工作,他其栖身的吴家大院化身为非遗传承的沃土,不仅陈列着古老的铸造工具与珍贵器物,更开设青铜器制作体验工坊、非遗研学课堂,吸引八方游客,让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在这里交相辉映,奏响时代新乐章。
实践团成员参观甲骨文骨片仿品
实践团成员参观青铜器仿品
这里是国宝司母戊鼎的发现地。走进安阳司母戊研学实践基地,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殷墟甲骨文仿品和殷墟青铜器仿品,经由讲解员介绍,详细了解青铜器古老的制作方法--范铸法,感受从制作模具、修型、翻模、制作蜡壳等一系列制作流程中,传承人凝聚的心血与精湛技艺。
讲解员为实践团成员讲解护鼎故事
随后,实践团前往吴家大院,跟随讲解员指引,回味护鼎人吴培文三埋古鼎,智斗日寇的传奇故事,大院的一砖一瓦均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承载着那段历经战火的守护传奇,彰显了以吴培文为代表的吴家人守护文化遗产的坚定意志与家国情怀。
吴家大院合影留念
实践团合影留念
青铜鼎纹映照着文明的年轮,青年步履丈量着传承的征程,此次实践之旅中,司母戊鼎的青铜光泽与吴家大院的护鼎往事,在实践团成员心中熔铸成家国情怀的精神坐标。如今,吴家大院已经成为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摇篮,其以青铜器非遗为纽带,串联起技艺传习,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内核与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