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揭秘日照一叶茶的发展密码

发布时间:2025-02-0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揭秘日照一叶茶的发展密码

中国青年网1月16日电

  (通讯员 刘增琦)在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代浪潮下,2024年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一叶茶”社会实践队员聚焦大棚技术、品质要求及育苗技术等关键领域,分别于1月10日前往日照市日照碧螺山茶园与马陵春茶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活动。

冬日大棚,生机盎然

  踏入日照碧螺山茶园的冬季大棚区域,茶树整齐排列。茶园技术人员介绍,这些大棚是为了应对冬季低温对茶树生长的不利影响而搭建的。通过精准调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为茶树创造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图为日照碧螺春茶园大棚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增琦 供图

  在观察过程中,团队成员注意到大棚的温度始终保持在茶树生长的适宜区间,通过智能温控系统,当温度过低时,会自动启动加热设备;而当湿度过高时,通风系统会及时运作,调节湿度。技术人员强调,保持适宜湿度至关重要,湿度过高易致茶树涝害,影响根系呼吸与养分吸收,进而危及茶树生长。

  同时,为了弥补冬季日照时间短的不足,大棚内安装了特殊的补光灯,模拟自然光照,满足茶树光合作用的需求。此外,大棚内还悬挂着一片片黄色的粘虫板,这是物理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粘虫板利用害虫的趋色性,吸引并捕获害虫,有效减少了害虫对茶树的侵害,且避免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了茶叶的绿色品质。

露天茶园,坚韧生长

  离开大棚区域,来到露天茶园与大棚内的茶树相比,露天茶树完全依靠自然环境生长,虽面临着低温、干燥等挑战,但也在长期的适应中形成了独特的抗逆性。

  技术人员提到,为了帮助露天茶树抵御寒冬,在入冬前会进行一系列防护措施。例如,对茶树进行修剪,去除病枝、弱枝,减少养分消耗;为茶树根部培土,增加土壤的保温性能;还会茶田旁边栽种树木,以防风御寒。尽管露天茶园冬季产量较低,但产出的茶叶浓郁,这也是其独特价值所在。

  图为日照碧螺春茶园露天茶园的防风树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增琦 供图

  在露天茶园,同样使用了粘虫板防治害虫。相较于大棚环境,露天茶园通风良好,粘虫板能更好地发挥其诱捕作用,且不用担心湿度对其效果的影响。此外,工作人员也密切关注着露天茶园的土壤湿度,通过合理灌溉,避免因降水或灌溉不当导致湿度过高引发涝害。

  图为日照碧螺春茶园露天茶园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增琦 供图

走进马陵春,品质坚守

  随后,众人来到日照南湖马陵春茶业有限公司。在冬季,公司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丝毫未减。工作人员介绍,冬季采摘的茶叶虽然产量相对较低,但由于生长周期长,茶叶内含物质更为丰富,口感也更为醇厚。为了确保茶叶品质,从鲜叶采摘到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高标准。

  图为日照马陵春露天茶园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增琦 供图

  在与公司负责人的交流座谈会上,围绕冬季茶叶产业的发展,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负责人表示,冬季大棚技术的应用不仅延长了茶树的生长周期,还为茶叶品质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能源消耗、病虫害防控等挑战。

  图为团队成员与马岭春公司负责人交流会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增琦 供图

  团队成员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有成员建议在能源利用方面,可以探索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的应用,降低生产成本。对于病虫害防控,可引入生物防治技术,如继续推广粘虫板的使用,以及释放害虫天敌等方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茶叶的绿色、有机品质。

  针对培育更适合山东日照的茶品种这一话题,团队成员与公司负责人探讨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可能性,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加快新品种的培育进程。公司负责人对这些建议表示高度认可,并分享了公司未来在冬季茶叶产业发展方面的规划,包括进一步扩大大棚种植规模、优化育苗技术、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等,以推动当地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冬季对日照碧螺山茶园与日照南湖马陵春茶业有限公司的实践调研,全面展示了茶叶产业在冬季通过大棚技术、严格的品质把控以及先进的育苗技术所取得的发展成果。无论是对茶叶产业的季节性发展研究,还是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技术创新探索,此次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推动茶叶产业在冬季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