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旅游学院】心系茶产业高效发展,深拓高科技赋农活力
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15日电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茶产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对茶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指出 “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为深入探究科技赋农对茶产业的价值所在,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一叶茶”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0日前往日照南湖马陵春茶业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以“科技赋农”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深入了解茶产业的生态种植模式,探寻科技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点。
初识茶产业全貌,了解茶园生态科技理念
实践队员抵达日照南湖马陵春茶业有限公司后,实践队员首先对公司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公司理念与经营现状。负责人表示,马陵春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始终秉持以林养茶的生态茶园理念与先进的科技理念。茶园内种植大量的花草树木,如松树、柏树、兰花等,美化茶园环境、夏季遮阴、冬季防风的作用有效实现生态理念。科技理念的有效施行如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采用智能化灌溉系统和土壤养分监测设备等,实现了对水肥的精准控制,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了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为相关负责人与实践队员进行交流访谈。卢淑敏 供图
洞察茶园科学布局,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
随后,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队员走进了马陵春的茶园。茶园里,实践队员观察到茶园的茶树排列得非常整齐,每一排都笔直地延伸;茶树之间的间距适中,茶园的顶部覆盖了透明的塑料薄膜,形成温室效应,使得茶园内部温暖湿润,为茶树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同时,塑料薄膜能有效阻挡外界的恶劣天气,保护茶树免受伤害。在阳光的照射下,茶园内部明亮通透,茶树叶片翠绿欲滴,充满了生机。
茶园的四周设置了透明的玻璃窗户,巧妙地引入了自然光。提高了茶园的采光效果,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茶树的生长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茶园的整体布局体现了现代农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从茶树的种植到养护管理,每一个环节都确保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图为茶园内部布局。卢淑敏 供图
了解茶产业高科技、高质量发展举措,学习茶树种植及越冬知识。
随着实践的深入,实践队员了解到,公司所生产的有机绿茶、红茶原料全部来自本公司茶园。公司积极推广茶叶无性系育苗繁育技术,组织实施了“生物菌+秸秆”、“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控”示范项目,有效带动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随后在负责人胡宗海经理的带领下,实践队员深入茶园,近距离观察了茶树的生长情况。胡经理详细讲解了茶树的种植、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他提到,通过科学打药、季节性减少打药次数等措施,不仅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还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茶园还利用生物肥料和生物菌剂,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在茶园中,实践队员们还学习了如何识别茶叶的成熟度、如何正确采摘等技巧。胡经理还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茶园越冬管理的相关知识。他提到,农民在找不到冻害原因时,往往忽视了越冬水浇水时间的重要性。大雪前后浇水,可以有效防止倒春寒对茶树造成的冻害等等。
图为实践队员观察茶叶生长情况。高文婧 供图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茶叶产业的魅力和挑战,深入了解了茶叶产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生产、加工等环节。通过实地调研,实践队员深刻认识到科技赋农的重要性。科技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民收入的关键力量,应该积极拥抱科技,推动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在未来,科技将继续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生态茶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助力。(通讯员 翟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