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并广泛宣传非遗柳编,探寻其在新时代潮流中的传承与发展路径,机械工程学院“柳”住传统技艺,“编”绘新时代篇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中国柳编之都”— —阜南县黄岗镇开展实践活动。
非遗文化,百年传承。7月12日,团队前往黄岗镇柳编展示中心,近距离欣赏别具匠心的柳编工艺品,领悟其背后深厚文化内涵,走进柳编独特的历史文化长河。每一项非遗都是历史的痕迹,述说着时代的变迁。柳编从编筐打篓的家用农具到如今琳琅满目的工艺品,每一件柳编作品都象征着时代的脚步与传承的印记。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非遗是历史的召唤,也是时代的期盼,更是你我的责任。

图 | 团队赴黄岗镇柳编展示馆
匠心独运,传承永续。7月13日,团队成员对柳编传承人刘维银进行专访并与柳编协会秘书长郑洪洲进行座谈会交流。据了解,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柳编正以新方式走进国内大众视野如:传承人进校园、柳编大赛等等。同时通过广交会在国外扩大影响力,探寻国外市场。为柳编传承注入新活力。

图 | 与柳编协会秘书长进行座谈会
眼观为辅,实践为主。7月12日——14日,团队成员前往柳编编织地点与匠人学习沟通,并亲手学习柳编常见工艺品——箩筐的制作流程。从原材料的采集到一个个箩筐的诞生,柳编产品的纹路逐渐生动,多样的编织方法从生硬的文字演变成舞动的杞柳条在我们的眼前与手中呈现。唯有亲手编织才知柳编的不易,唯有亲身实践才明发展之路在何处。

图 | 团队成员进行柳编学习
播种萌芽,汇入血液。团队成员先后前往安徽省阜阳第一中学及阜阳徐楼社区进行宣讲,普及柳编知识。让学生及百姓心系非遗,勇担传承之责。让柳编走进大众心中,为柳编创新传承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为柳编新篇埋下种子,静待花开。

图 | 赴阜阳一中进行宣讲

图 | 赴徐楼社区进行宣讲
“柳”住技艺,“编”织新篇。7月15日——17日,团队成员累计进行三场直播,在进一步扩大柳编影响力的同时了解大众对柳编的了解与喜爱程度,并引入地摊经济,深入人群,亲身探索柳编的市场潜力并挖掘大众对柳编产品具体需求,为柳编产品创新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新方向与新角度。留住技艺是对传承人的致敬,编绘新篇是对时代的响应。

图 | 团队成员尝试地摊经济
通过此次实践,实践团队进一步加强了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非遗是历史的馈赠,承载着时代的期盼,团队成员将进一步扩大柳编的影响力,用脚步与汗水更深一步探索非遗柳编传承的奥秘,让非遗柳编在新时代长河继续绽放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