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滇隅锻铸民族文脉 实践绘就最美青春

发布时间:2024-09-0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mmexport1725510510517.jpg

  2024年8月6日,北京科技大学弦歌滇隅民族文化社会调研实践团(以下简称“滇隅锻铸实践团”)圆满完成于西双版纳和普洱展开的为期14天的暑期大学生社会调研活动,本实践项目以擦亮民族品牌名片,打造边境文化品牌为主线,结合当地地理位置优势和历史沿革挖掘其作为口岸黄金价值。

  滇隅锻铸实践团在磨站村小组进行调研

  北京科技大学弦歌滇隅民族文化社会调研实践团于暑期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边境口岸民族村进行为期十四天的社会实践。本实践项目通过实地调研以媒体融合、产品创新、方案策划等多种方式展现文化成果,探寻其作为典型示范村的文化密码,进行以保护宣传传统民族特色文化、推动文旅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的规划设计。

  “擦亮民族品牌”名片主要聚焦在上世纪80年代迁徙搬迁过程中传统技艺文脉断裂问题,通过增强村民对传统文化记忆认同,挖掘内驱力,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帮助、引导村民挖掘传统技艺,并参与刺绣工作站的建立工作,参与制作创意产品,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利用队员各学科知识探寻刺绣工作坊可持续发展的方案,促进昆明对当地帮带工作的开展,深入挖掘当地社区妇女对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潜能。同时,与云南本土公司合作,利用当地自然民族资源进行资源转化,对民族特色文脉进行“软开发”,寻找新兴高附加值产品,并注重发扬工匠精神,获得社会和经济效益。

mmexport1725510512464.jpg

  滇隅锻铸实践团成员正在组织火把节投壶活动

  “打造边境文化品牌”,本项目利用磨憨作为历史悠久的驿站、枢纽、门户,中国与老挝两国边境唯一的国家一类口岸的地理区位优势,依托边境幸福村的民族文化、环境生态、中老铁路资源优势,探寻“互联网+边境贸易”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以历史沿革、民族特色文脉、对外交往、精神家园共建等视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磨憨境内保存完好的热带原始森林,多样珍惜动植物品种,丰富矿产资源和水利资源为基础,结合多学科知识探索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农村人饮安全问题的解决,提高当地环保意识。

mmexport1725510514312.jpg

  滇隅锻铸成员正在参观易武博物馆

  本实践团以筑牢民族文化品牌为目标,打造集研学观光、文化体验、产品展示于一体的“特色民族生态文旅体验性路线”,挖掘在地历史与地域性民俗,为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将民族音乐、民族记忆电子化并进行大众化宣传,为解决边境民族村“三化”问题、文旅村同质化问题提供“技术+创意”发展方案。

  北京科技大学弦歌滇隅民族文化社会调研实践团的实践调研当地实现13个村民小组在2024年基本建成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示范标杆的可行性方案,育“团结花”,结“民族蕊”。

作者:师铭悦 来源:师铭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常工学子博物游:传承非遗文化,领略艺术之美
  • 唤醒非遗记忆,共绘文化蓝图
  • 唤醒非遗记忆,共绘文化蓝图
  • 在炎炎夏日里,一群满怀热情的学子踏上了一场特别的文化之旅。7月1日至4日,来自常州工学院的“寻迹非遗”社会实践团,走进了常州博物
  • 09-05
  • 走进玉蝶萝卜干,守护非遗瑰宝实践行
  • 归巢反哺家乡,赋能少年成长 ——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学子赴新疆尼勒克开展暑期服务实践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