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非遗记忆,共绘文化蓝图中国青年网常州7月17日电【邂逅千年匠心 非遗绽放新彩】在炎炎夏日里,一群满怀热情的学子踏上了一场特别的文化之旅。7月1日至4日,来自常州工学院的“寻迹非遗”社会实践团,走进了常州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名为“邂逅今朝,非遗不遗”的深度调研与体验活动,旨在探索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常工才子探秘常州,非遗文化展新姿】常州工学院“寻迹非遗”社会实践团,由十多位对传统文化充满热爱的学生组成。他们怀揣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奇与敬仰,来到了常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准备揭开那些被时光尘封的技艺与故事。
常州博物馆,作为常州文化的窗口,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团成员们在这里,不仅见证了一件件精美的展品,更深入了解了那些世代相传的工艺与智慧。从传统剪纸到金坛刻瓷,从常州乱针绣到梳篦制作,每一种技艺都如同一部历史长卷,诉说着常州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图为实践队了解常州非遗传承与历史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葛磊
【指尖跳跃,唤醒沉睡的技艺】在常州博物馆的工作坊内,实践团成员们有幸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亲身体验了传统工艺的魅力。金坛刻瓷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止,只见他手持刻刀,在瓷器上轻盈舞动,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而常州乱针绣的细腻与复杂,则让队员们感受到了刺绣艺术的博大精深,每一针一线都蕴含着匠人的专注与情感。
【对话历史,非遗在现代的回响】实践过程中,实践团还采访了几位非遗项目的年轻传人。这些年轻的面孔,代表着非遗文化的未来。他们分享了自己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坚守传统工艺的心路历程。他们的故事,让人看到了非遗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命力和价值,也引发了关于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
【非遗不遗,文化之光照亮未来】随着活动的深入,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们的存在,提醒着人们珍惜并尊重自己的文化根源,同时也激发了创新与发展的无限可能。
“邂逅今朝,非遗不遗”,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践团成员们心中的一份承诺。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继续发光发热。
在为期三天的常州博物馆之旅中,“寻迹非遗”实践团收获满满,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种下了对传统文化深深的敬意与热爱。这场特殊的旅程,将成为他们人生中一段宝贵的记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探索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为实践队去参观常州博物馆过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子凡
【结语】“邂逅今朝,非遗不遗”。常州工学院“寻迹非遗”社会实践团的常州之行,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时代,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绽放耀眼的光芒。(通讯员 赵南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