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不止泽薄成,息息不绝飞鸟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逐渐成为人们口中常有的词汇,为更好地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大众对鸟类保护的关注度,曲阜师范大学“鸟瞰生态,泽披东平”生态保护综合实践团深入走进家乡泰安市东平县东平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集体的实地调研,探索东平鸟类生存现状,用切实行动促进鸟类多样性的发展。
入社区之本,行志愿之美
志之所向,愿之所在,用脚步丈量温情,用行动温暖人心。为脚踏实地办实事、真正从基部出发,实践队员深入各自的社区,在社区进行科普鸟类理念知识宣讲。为了进一步了解居民们对鸟类的态度和看法,调研队员们采取了入户调研的方式。他们与居民们面对面交流,向他们详细解释了调查的目的和内容,并使用问卷调查来收集居民的意见。
在调查过程中,调研队员们发现大部分居民对鸟类的关注度较低,对鸟类知识了解有限。于是,他们决定加大宣传力度,向居民们强调保护鸟类和爱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他们还倡导居民们共同维护生态平衡,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通过一天的深入交流和宣传,调研队员们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评价和认可。他们与居民们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认真听取居民的意见,耐心解答居民的问题,使居民对鸟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走进东平湿地内部
为深入调研东平湖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国家对青年一代为美丽生态做贡献的鼓励,实践队员跟随实践队来到东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在这里,实践队员将同其他实践队成员一起深入了解鸟类生态和保护,通过观察和记录鸟类的行为和栖息地,促进对鸟类生态学的学习和认识。当天早上六点,实践队在居住地集合,届时对内鸟类观测专业人士刘锦程向实践队介绍了此次野外观鸟的注意事项,过程中刘锦程介绍道:“此次野外观鸟大家最好统一身着浅色系的衣服,避免在中近距离观察时惊扰到鸟类,而且不要大声说话,影响通过鸟类叫声确定方位。而后,实践队深入东平湖湿地,利用携带的望远镜、相机和观察记录表,以不打扰鸟类的正常生活为前提,进行鸟类观测与记录。过程中,实践队员用望远镜、相机等设备捕捉观察到了白骨顶、小䴙䴘、青头潜鸭、黑水鸡等东平常见鸟类并仔细观察了它们的外貌、行为和栖息地,记录下来以供后期研究和分析。实践队员也参与到了湿地内部的环境整治,跟随实践队对湿地内的草木进行灌溉,并去除杂草,内部工作人员讲道:“灌溉的这些植株都是经林业局挑选的,适宜在湿地沿岸环境生存的,用以防风固沙,巩固水土。”
经过三天在湿地的实体调研,实践队员深入了解了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这次调研旨在收集有关湿地的数据和信息,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使实践队员深刻认识到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脆弱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通过这次实践经历,实践队员对湿地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后续走进社区的实践奠定了基础。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社区科普之行,共寻鸟类之美
- 寒冬来临,鸟类迁徙。曲阜师范大学 “鸟瞰生态,泽披东平”生态保护综合实践团,利用寒假时间,走进社区,在山东各地开展鸟类保护科普
- 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