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怎样让徐州乡村的文化与旅游资源重焕生机?江苏师范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满怀着探索的热情,带着NFC技术和视频创作设备,走进了棉布村、汉王镇、北村村、倪园村、梁堂村、议堂村这些徐州村落,挖掘乡村文化、传递科技的力量,探寻黄河故道和这些村庄之间的联系,用创新的办法为乡村旅游宣传开辟新道路。
一、NFC创新:黄河故道藏秘境,科技助力焕生机
本次活动我们将NFC科技当作线,把视频创作当作针,把徐州大地上这些像珍珠一样的村落文化串联起来。记录下了在北村村的葡萄大棚和百果园里感受到“农旅一体”的蓬勃活力;
棉布村中,我们围在地锅鸡的热气旁,听村民讲那代代相传的刘邦获赠棉布包扎伤口的汉文化故事;悬水古村倪园的花海、石刻和红色记忆带给我们人文与自然交融的绝佳体验,并做成了手机一触就能看的生动视频,为这片土地织就了一幅“科技助力 + 文化挖掘 + 村民参与”的乡村振兴数字画卷。
二、科学助农:生动实验,智慧讲座
在柳泉镇北村村,团队成员分发海报,召集村民,进行了一次关于果树治理的科普讲堂,穿插生动有趣的化学小实验,让专业知识“接地气”,助力乡村果树产业提质增效,提升果农科学种植管理水平。
三、持续冠能:倾心制作,广泛宣传
走访各村落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把这些文化和旅游资源做成生动的视频。白天,我们顶着烈日拍摄:记录棉布村纺织工坊的忙碌场景,捕捉倪园村花海的绚烂色彩,定格梁堂村石屋古村的静谧模样;晚上,就在临时住处加班剪辑,把村落历史、民俗故事、黄河传说和自然风光融合在一起,制作出精美的短片。
四、结语
从宣传拍摄到NFC芯片落地,从文化挖掘到探寻黄河故道的印记,我们江苏师范大学实践团用NFC + 视频这一“科技组合”,为徐州村落搭建了更有吸引力的文旅宣传渠道,串联起黄河故道和村庄发展的脉络,探索出一条“科技助力 + 文化挖掘 + 黄河记忆 + 村民参与”的乡村振兴路子。未来,我们希望这份实践成果能一直发挥作用,让徐州乡村的独特魅力和黄河故道的深厚底蕴被更多人看到、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