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大学子金寨支教,为留守儿童点亮希望之夏
2025年盛夏,微风送爽,蝉鸣悠扬。由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学生组成的“林启未来,益童前行”暑期支教实践团队怀揣着对山川与孩子们的热忱,踏上了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全军乡的支教之路。团队成员们在当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用青春与行动为大山中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与关怀。
活动伊始,实践队在全军乡人民政府举行了筹备会,全军乡团委书记尚永鑫热情接待了团队成员,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会上,尚书记详细介绍了本次支教的核心地点——位于全军乡北端、地处深山的梁山村,村小学面临师资和生源双匮乏、教育资源短缺的困境。团队了解了当地留守儿童的情况,队员们明确了本次支教的目标,以关爱和陪伴为出发点,解决留守儿童在暑期托管中的实际问题。
会议甫一结束,队员们便驱车赶往梁山村进行实地踏勘。在梁山村村部,梁山村村民委委员、团支部书记邓刚进一步介绍了村庄的具体情况和儿童现状。团队成员认真聆听记录,实地感受着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环境。结合专业背景,他们表示此行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聚焦金寨县留守儿童关怀事业,利用所学帮助孩子们开拓视野,优化实践方案,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下午,队员们与村干部共同梳理确定了重点走访家庭,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为即将开启的实践做足准备。
7月22日,支教活动正式启动,温馨的破冰见面会拉开了支教序幕。课堂内外活力绽放:体育赛事课点燃运动热情,语文课鼓励文字表达与自信分享,一场关于“结局重要性”的辩论激发了思辨与尊重。随后课程深入:23日音乐放飞梦想,历史穿越春秋,语文课本剧让孩子们化身荆轲,深情朗诵;家访则让队员们深切体会到留守儿童对“陪伴”的渴望。24日课堂融入自然,植物介绍、昆虫科普和速写创作激发了探索与创意,操场游戏定格了纯粹欢乐。25日诗意与理性交融,散文品味山水意境,地理讲解更通透,诗歌拼贴与干花书签创作留存了夏日美好。26日收尾课程蕴含深度,“古文炼金所”活化文言,“彩虹实验室”揭秘光色奇幻,全体齐诵《少年中国说》的铿锵誓言在山乡久久回荡。通过一系列丰富的课程与互动,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也在关爱中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在最后的“追光家长会”上,团队与家长们共同回顾了这七天的旅程。从最初牵起好奇的小手,到收获孩子们信任的目光,每一次课堂上的惊呼、每一次走访中的倾诉,都是勇气与成长的光芒。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我们来乡村,不是简单地送知识,而是点燃一把求知的火,守护每一个闪光的梦想。”
此次支教活动不仅帮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还为他们点亮了未来的希望,同时也让志愿者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陪伴与关怀的重要性。本次活动不仅为梁山的留守儿童带去了知识的种子、视野的开阔和情感的温暖,解决了部分暑期托管的实际问题,更在志愿者们心中深深烙印下责任与担当。这是一次青春的历练,更是一场关于希望与未来的双向奔赴。星火已燃,期待未来更多的力量汇聚,共同为留守儿童的天空增添更明亮的色彩。未来,实践团队将继续推进相关工作,帮助更多的留守儿童开拓视野、走出困境,对未来有更多的思考。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