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至12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早起去采茶”实践队深入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开展“茶旅融合模式赋能乡村振兴”主题调研。团队通过走访都镇湾镇政府、长阳春露茶叶合作社、廪君茶叶专业合作社、农业农村局等地,深入探究当地茶旅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深入基层调研,探寻茶旅新篇章
8月11日,实践队首站抵达都镇湾镇政府。都镇湾镇近年来将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建成了现代化加工厂,并推动茶旅廊道规划,串联土家族文化、红色旅游资源与茶园景观。实践队在调研中获悉,栀子花茶作为长阳特色花茶,已被宜昌市委市政府纳入重点推广的特色茶类。据了解,当地今年成功申请了省财政1500万元资金,叠加地方配套投入,总投资超过2500万元用于建设栀子花茶加工厂。

紧接着,实践队前往水竹园村党群服务中心。在与工作人员交谈的过程中,团队了解到当地创新推行“企业+农民+村委会”三方协同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效衔接了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产销合作,更通过统一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与销售渠道,显著提升了产业组织化程度。目前,该模式已成功带动1063户社员实现增收,既保障了茶叶品质,也切实让农民分享到了产业发展的红利。
对话茶香源头,栀子花香飘四方
当天下午,实践队走访长阳春露茶叶合作社。据负责人介绍,始终坚持“科技助力,文化铸魂,产业振兴”的发展理念。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合作社长期与科研机构保持合作,积极引入科学施肥、标准化采摘与现代加工技术,持续提升茶叶品质。其中,栀子花茶作为一项代表性创新产品,成功打开新式茶饮市场,已成为多家知名新茶饮品牌的重要原料。

访谈间隙,负责人亲自为我们冲泡了一壶栀子花茶。随着热水缓缓注入,淡雅而清新的栀子花香顿时扑鼻而来,茶汤澄澈透亮,入口甘甜,回味悠长。“这款茶选用当地新鲜栀子花与优等红茶精心配制,既完整保留了花香,又巧妙融入了茶香,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负责人介绍道。
深访发展路径,茶旅交融新生机
8月12日,实践队与当地农业产业服务中心主任万松彤、长阳清江茶业协会秘书长胡东亚、廪君茶业董事长李婧源开展了调研会。

在调研会上,实践队从不同维度深入了解长阳县茶旅融合的发展战略。万松彤主任指出当地创新重点打造两条茶旅廊道,一条注重红色旅游资源与土家族文化的深度融合,另一条则侧重饮茶习俗与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据介绍,茶产业已被列为全县七大特色产业之一,成为推动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胡亚东秘书长向团队介绍了行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据了解,当地已连续四年举办“清江杯”制茶大赛,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培育制茶大师,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团队调研发现,手工制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受到特别重视,其独特的工艺价值正成为当地茶文化魅力的重要体现。
企业代表李婧源董事长则分享了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方面的思考。她表示,企业正在着力构建多层次品牌体系,通过“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矩阵式发展,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产品。调研中团队还了解到,当地茶企正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希望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消费者直观感受茶文化,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充分感受到了多元视角的碰撞,农业农村局侧重宏观政策与产业布局,总工会关注技能提升与人才保障,合作社专注市场运营与产品创新。这些视角共同勾勒出长阳茶旅融合的发展全景。未来,早起去采茶实践队将结合实际操作中的经验与教训,为茶旅融合的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案,用青春智慧助力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