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午,“匠新求索·劳模铸魂”实践队来到乐聚(苏州)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这里与企业创始人之一、哈工大优秀校友王松面对面交流访谈,通过校友的创业故事,在校友工作的地方实地感受“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内涵以及它们与哈工大精神的内在联系。
参观学习 | 技术破局,勇攀高峰
在动态人形机器人“阿布”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参观了乐聚(苏州)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阿布”向队员们详细讲解了乐聚机器人的应用方向、服务领域和核心技术。乐聚机器人秉持着“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在人形机器人这个一度被认为“遥不可及”的冷门赛道上坚持了近十年之久。自2016年公司成立起,到2023年“夸父”机器人发布,乐聚机器人持续攻克核心技术难关,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化发展,不断通过科技创新进行技术破局,取得了卓越成就。此后,实践队员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自上手体验了AR技术赋能下“物料搬运”机器人的数据采集工作,实地感受着乐聚机器人对技术和产品的“精益求精”。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们与乐聚机器人创始人之一、哈工大优秀校友王松作面对面访谈交流。
访谈伊始,王松师兄便用质朴的话语,勾勒出一条清晰烙印着“工匠精神”的创业之路。回首还在哈工大读书的日子,王松师兄无比怀念,当时他还是学校机器人社团的一员。那时候,社团里就正在推进人形机器人的研究。然而,机器人依赖国外运动模块核心技术的“卡脖子”之痛,激发了整个团队“研究到底”的执着追求。他们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精雕细琢,最终完成了人形机器人的自主研发。在这个过程中,正是“务实创新、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精神支撑着他们不断突破,勇攀高峰。
“做实事”,这朴素而有力的三个字,是王松师兄在回顾乐聚机器人十年创业历程时提炼出的制胜法宝。这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深深植根于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精神沃土的行动哲学,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产业实践中淬炼出的核心准则。“务实创新”是硬科技创业的精神内核,“做得出,交得了付”的务实基因支撑着团队克服万难,最终成为人形机器人的行业标杆。团队历经九年风雨而核心成员零流失,其凝聚力之源,正是共同“做有价值、能落地技术”的务实信念,这是对“规格严格”的恪守,也是对“功夫到家”的极致追求。
师兄回忆自己学生时代自学编程的经历时,对尚在校园的哈工大学弟学妹,给出了恳切而务实的建议。一是必须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王师兄建议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来巩固所学,这也是王师兄自己的做法,他曾经通过尝试复现课程设计或论文算法来提升专业能力。二是尽早接触实际项目。“积极参与开放型课题至关重要”,王师兄说。他认为,参与项目能有效锻炼同学们需求分析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他也特别强调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他坦言,面对难题时,“99次失败换1次突破”是常态,鼓励大家不要害怕挫折,秉持务实精神,沉下心来做事。三是多走入企业,深入理解技术的价值锚点,提升个人视野,增长见识。



王松师兄的故事,核心是“务实”,动力是“创新”,成果则是“勇攀高峰”。他从学校社团这一看似寻常的起点出发,不断“做硬的技术、做新的产品、做高的指标”,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在定义行业标准的舞台上发出了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强音。这条创业之路深刻揭示着一个道理:伟大的成功,生长自一点一滴的扎实付出;真正的创新,源于“用最实在的方法啃下最硬的骨头”。在未来,匠新求索·劳模铸魂实践队的队员们也将继续秉持务实精神,高举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与哈工大精神的火炬,不断书写青春奋斗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