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匠新求索·劳模铸魂”实践队来到江苏迈信林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这里与技术部工程师、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华军面对面交流访谈,在劳模工作的地方倾听劳模故事,实地体会“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深刻内涵以及它们与哈工大精神的联系。
参观学习 | 航空报国,航空强国
华军带领匠新求索实践队成员们参观了迈信林的展览馆。展览馆内,陈列着一架架精美的飞机模型、一排排泛着银白色金属光芒的飞机零部件,无一不讲述着迈信林在航天专用设备研发与制造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华军介绍,迈信林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秉承“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理想,砥砺奋斗,不断取得新进步。随后我们跟随华军走进生产车间,参观了零件生产线。


交流访谈 | 笃行不殆,精益求精
参观结束后,匠新求索实践队队员们与全国劳模华军作面对面访谈交流。
华军回忆起入行数年的经历,用简单质朴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他与数控技术的故事。他初中毕业“巧合地”选择了职业技术院校的数控类专业,在接触后逐渐对数控行业产生浓厚兴趣,他开始沉下心来学习专业技能,并积极投身各类技能竞赛。在备赛练习期间,他长期泡在设备旁练习磨刀和各种操作,每天都是“早上7点训练至晚上11点”的高强度训练。但就算这样,他怀揣着对这份技术的热爱,“即使全身油污也不觉得累”。学校里的经历对他而言是一种磨练,不断培养着他“精益求精”“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
谈及劳模精神时,华军总结了三个词——“热爱”、“责任”、“精益求精”。对于华军而言,“对工作本身的热爱,会让人享受过程”,即使工作环境艰苦,只要感兴趣,就不会觉得脏或累,反而会主动钻研、乐在其中。责任是底线,“对工作负责,才能把事情做好”。从客户端需求到生产全流程,每个环节都需严谨把控,避免因细节失误影响产品质量。华军认为,正是这份责任心推动自己不断提升技术,锤炼技能。另外,他还坚定地认为,“细节决定成败”,在航空相关产品生产中更是如此,任何微小失误都可能导致重大损失。华军工作室的同事说,他对每个加工节点、参数设置都严格把关,“抓住一个毫米级的误差点反复研究”。华军在企业内成立了劳动模范工作室,通过“老带新”模式,将工艺技巧、细节把控方法对年轻员工倾囊相授,更把宝贵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传递下去。
华军建议,作为新一代,青年学生更应当学习和传承劳模精神。“主动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有收获”。在学校时,同学们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等待他人安排,积极参与实践。“在一个领域扎下去,才不会被淘汰”。戒骄戒躁,即使是再基础不过的工作,也能通过反复练习和思考积累宝贵经验。他提倡年轻人拥抱“长期主义”,因为在他看来,“坚持比天赋更重要”。行业技术不断革新,需要时时保持学习的好习惯。即使遇到技能瓶颈、工作压力等各种各样的挫折,也要沉下心努力沉淀积累,“5年、10年后,专注的人一定会与他人拉开差距”。


从机缘巧合到深深热爱,从日夜苦练到数控冠军,从平凡岗位到全国劳模,华军的故事告诉我们,匠心始于平凡,劳模源自奋斗。华军对劳模精神的理解,值得每一位青年大学生学习传承。在未来,匠新求索·劳模铸魂实践队队员们将以华军为榜样,践行劳模精神,锤炼本领,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