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匠新求索·劳模铸魂】从自主创新到行业代表 | 访谈法奥意威(苏州)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季灵

    发布时间:2025-09-09 阅读:
    来源:“匠新求索·劳模铸魂”实践队
  7月17日上午,“匠新求索·劳模铸魂”实践队来到法奥意威(苏州)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在这里与副总经理季灵面对面交流访谈,通过季总对同为企业创始人的两位哈工大校友巩相峰和姚庭经历的分享,在校友工作的地方筑牢榜样力量,体会“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内涵。


 
参观学习 | 代表行业技术革新的协作机器人
  
  在企业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参观了法奥机器人的产品展厅。在这里,实践队员们看到了不同应用场景的协作机器人,涵盖了医疗、餐饮、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作为一家成立时间不久的“年轻”企业,法奥机器人团队充满创新活力,以自主创新实现技术革新,通过AI技术赋能协作机器人的智能化、柔性化生产,以技术驱动的核心竞争力和高性价比的市场优势,打造“中小型企业也能用得起”的协作机器人,也因此成为行业内技术革新的重要代表。创立6年来,法奥机器人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不断优化产品设计,精益求精,以“工匠精神”赋能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交流访谈 | 坚持自主创新,解决行业痛点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们与法奥意威(苏州)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季灵面对面交流访谈。
  
  季总谈起自己的两位哈工大同事,不禁笑着说,“他们就是两个‘工作狂’”。回首企业发展历程,季总感慨万千,她说,她也是和巩师兄、姚师兄一路“并肩作战的好战友”,在企业创立初期就加入了团队,一直见证着法奥机器人的成长。最初,法奥机器人和大多数创业团队一样,是依托于哈工大实验室创立的学生创业团队。姚师兄曾在瑞士留学,在深刻感受到国外高精尖设备领域的优势以及对中国相关领域的技术限制后,坚定了回国创业,走“自主研发”道路的信念。创业初期,由于团队规模小、从“小平台”起步,团队也遇到过重重困难阻碍。季总说,那时候两位师兄带领整个团队拼搏奋斗,才将企业逐渐发展成如今的模样。
  
  聊到企业成功的“秘诀”,季总坦言,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是依靠“自主创新”完成技术突破,从而解决行业痛点,满足客户需求。创业初期,法奥机器人的目标就一直是“不仅要做中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更要突破‘简单复制国外技术’的模式,通过自主创新形成性价比优势,让中小型企业也能用得起机器人”。季总说,法奥机器人其实一直都是以“技术落地、适配场景”为核心,团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紧密围绕着“降低使用门槛、解决行业痛点”这个主题展开。“只有自主研发才能掌握主动权,只有解决行业痛点才能保证产品的价值”,正是这样“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让法奥机器人通过自主创新成为了行业内技术革新的代表。
  
  对于企业人才招聘需求和对青年大学生的建议,季总认为,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核心能力的培养缺一不可。她强调,企业需求的人才,应当具有扎实的技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因此,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她对哈工大的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筑牢专业基础,这是技术创新的根基。二是要积极参与实践项目,积累实践经验,培养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的能力。三是要培养沟通与协作的能力。“工程师不可避免地需要与同事、与客户交流”,季总强调,一个好的工程师,应当既能够听懂客户需求,也要能在团队中清晰表达想法,实现高效协作。四是要培养抗压能力。在项目实践中难免遭遇挫折,同学们“需要有长期沉淀的耐心”。五是在构筑本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要积极拓展其他专业的知识,培养多领域各方面的能力,对日后参与项目工作大有益处。




  法奥机器人从哈工大实验室孕育的学生创业团队开始,通过自主创新完成技术突破,艰苦奋斗、追求卓越,逐步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形成性价比优势,成为行业内技术革新的代表。在这一过程中,正是依靠着“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以及“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这一哈工大精神,法奥机器人才成长成为如今行业技术革新的引领者。在未来,匠新求索·劳模铸魂实践队队员们也将继续秉持哈工大精神,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与哈工大精神,积极学习模范榜样力量,在新时代不断书写青春奋斗答卷。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