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7月14日至15日,长安大学“民风共话石榴籽·青春星火赴边疆”社会实践团队走出课堂,深入伊宁市喀赞其民俗区和汉人街大巴扎,开展了一场以“探寻民族交融印记,体验非遗文化魅力”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亲身感受了北疆地区多民族文化的多元共生与和谐交融。
在喀赞其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情街区,队员们沉浸式体验了当地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他们不仅欣赏了色彩斑斓的维吾尔族刺绣、雕刻,更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尝试制作了简单的手工艺品,感受了一针一线背后的匠心独运。在汉人街大巴扎,热闹的市集、各具特色的民族商品、香气四溢的地方美食,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这座边疆城市作为商贸与文化枢纽的繁荣活力。
活动期间,团队成员还有幸欣赏了哈萨克族民间艺人即兴表演的音乐和舞蹈,欢快的节奏和热情的舞姿,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通过这种“零距离”的互动体验,队员们对新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书本上读再多,也不如亲身来体验一次。”一位团队成员感慨道,“在这里,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各民族文化如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各自绽放光彩,又和谐共融。这让我们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有了更鲜活的认识。”
此次文化探察活动,是大学生们走出象牙塔、深入了解国情的一次生动实践,有效增强了队员们维护民族团结、传承中华文化的自觉性和使命感。